現如今,大多數百姓去醫院看病,首先選擇去公立三甲醫院,有名的大型綜合醫院資源有限,一位專家每天大約看100位病人,為了在有限時間內接診更多的病人,醫生工作時間緊張,壓力特別大。而對于病人來說,看病的過程也叫一個辛苦,趕早掛號,排隊兩小時,看診5分鐘,什么時候能看病,完全取決于前面排了多少病人,看病的體驗非常糟糕。醫生看病趕時間,不能詳細診斷病情,病人看完對自己的病也是一知半解。
而這在長沙長江醫院,卻是一番不同的景象。病人通過網上或電話提前預約,確認看診時間,來到醫院即可由醫護人員帶領來到專家診室,可能經過短暫的等待,就可以見到主治醫生。問診期間,主治醫生會詳細問詢病人的過往病史,對檢查報告詳細分析,幫助病人理解自己的病情,并采取最佳的治療方式。術后住院期間,醫院會為患者準備利于消化恢復的營養湯,由專人配送。術后有任何問題,病人在遙遠的家鄉,都可以通過微信與主治醫生取得聯系,快速解決“燃眉之急”。
來自岳陽的熊女士,30歲,最近給長沙長江醫院的屈華主任報喜,她說醫生不僅在看診期間耐心詢問病情,仔細為她分析病情報告,介紹手術注意事項,并在術后長達一年多的時間里,悉心解答自己遇到的各種問題,直至平安產下健康的寶寶。熊女士高度贊揚了屈主任的精湛醫術,并慶幸能夠遇到這么專業又愿意為患者花心思的醫生。

屈華主任參加CCTV《走進醫師》欄目
記者采訪屈主任:“以前您在公立醫院工作的時候,也是平均五分鐘看一位病人,那時候每天接診的病人數量肯定很多,如今在長沙長江醫院,單獨為一位病人花費這么多的時間,值得嗎?”
屈主任溫和地笑了一下,回答說:“當然值得,而且我本人其實也更喜歡這種工作模式,醫生不是機器人,也有喜怒哀樂,也有累的時候。追求高效看診是方便了更多的病人,但是對于單獨的一個病人來說,有時候時間是不夠的,尤其是不孕不育這一特殊群體。不孕不育實際上不是一種病,而是由非常復雜的原因共同影響的。有時候患者的心情、習慣也會影響到后續的恢復。懷孕的時候,遇到問題都需要及時處理,否則會延誤時機。”
“在長江醫院工作的這幾年,我通過和病人交談,了解了很多很多的故事,他們不是一個個單薄而遙遠的故事,而是真真實實的,發生了自己身邊的故事。對于我自己的人生而言,也是更加豐滿的。”屈主任補充道。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傾聽不同的病人家庭的故事,常常讓屈主任熱淚盈眶。
這一位病人從2017年來院看診開始,到2018年年尾孩子降生,長沙長江醫院屈主任都看在眼里,仿佛親身經歷一遍不同的人生。病人擁有了更多的“家人”般的關懷,醫生也收獲了一份感動和成就感。

屈華主任將這一喜訊發布在自己的朋友圈
屈主任坦言,患者的積極配合也是功不可沒,在術后備孕過程中,發現孕酮偏高,當時便建議她繼續打針,吃黃體酮。孕媽在懷孕過程中也非常辛苦,作為醫生是最清楚的,能夠陪他們聊聊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很開心了。
如今熊女士平安生下了一個“小王子”,實現了有兒有女的夢想。她第一時間發微信報喜,并對屈主任說,有不孕的朋友會直接介紹她們找屈主任,正是因為屈主任,讓她有懷孕的機會,有時間一定帶著寶寶去長沙長江醫院當面感謝。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