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百佳助產士門診,經常會有寶媽臨近預產期時茫然的詢問:“怎么才能知道真的要生了?”“到底應該什么時候住院?”……
對于第一次懷孕的寶媽來說,到預產期前幾天時經常草木皆兵,總是一種“箭在弦上”的感覺,深更半夜睡不著覺,有點小狀況就緊張到不行,叫起老公就往醫院趕!可通常醫生給的結果是:還沒動靜,回家吧!

那么,到底怎樣才是真的要生了?臨產前的信號有哪些?什么樣的情況要趕往醫院了呢?
臨產的那些征兆
分娩發動前,往往會出現一些即將臨產的癥狀,如不規律宮縮、胎兒下降感以及陰道少量淡血性分泌物(俗稱見紅),稱為先兆臨產。
不規則宮縮:到妊娠晚期,由于子宮肌層敏感性增強,可出現不規律宮縮。其特點是宮縮頻率不一致,持續時間短、間歇時間長且無規律,宮縮強度不會逐漸增強,常在夜間出現而于清晨消失。
入盆:胎頭下降入盆,寶媽會感覺上腹部較前舒適,但下降的胎頭會壓迫膀胱引起尿頻。一般初產婦入盆后2~3周就可能分娩,而經產婦則往往是入盆后隨即開始分娩。

見紅:多在臨產前兩三天,甚至更早。可先有不規則宮縮,再有見紅;或先見紅,再有宮縮。開始多為陳舊咖啡色或粉紅色粘液狀分泌物。
陣痛:即有規律的宮縮疼痛,開始大約3至5分鐘收縮一次,每次持續30至40秒,在接近子宮口全開的時候,子宮收縮可密集到1至2分鐘收縮一次,每次持續45至60秒。規律宮縮表明子宮口正在慢慢張開,但也不需要過于緊張,可以做好準備再去醫院。
破水:也是臨產的一個信號。是指陰道突然流出溫熱、清亮的液體。“破水”通常發生在宮縮后、產程中。而有個別的孕婦無臨產征兆,卻先“破水”了,那此時孕婦應至醫院做進一步的鑒別診斷,確是“破水”,是要辦理住院的。如此時頭盆銜接良好,流液不多,可不必緊張,整理準備來院即可;如先露浮動、流液洶涌,則需立即臥床,墊高臀部,辦理入院,以防臍帶脫垂危及胎兒。通常破水后24小時內會自然臨產。

從臨產到分娩,初產婦要經歷幾個小時到十幾個小時。啥意思?就是娃不會嗖一下就冒出來了,因此初產婦夜間臨產不必緊張,但也不要延誤。
而經產婦胎兒下降比較晚,不明顯,甚至要進入產程后才開始下降、入盆。產程相對初產,理論上要快很多,所以,經產婦最好“有感覺”就到醫院報到,別措手不及把二寶生家里了。
臨產前的自我評估與耐心等待非常重要,了解了以上這些分娩知識,寶媽是否可以冷靜對待分娩了呢?如果還是沒底,就來百佳婦產助產士門診吧,與助產士面對面溝通,關于分娩的疑問都可以得到解答,幫助自己從容迎接寶寶的到來。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