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我們哈哈大笑,或者打哈欠的時候,如果嘴巴張的很大,是很容易出現下巴脫臼的情況的,脫臼得厲害的話還會有疼痛感。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本文目錄
1、下巴脫臼會自己復位嗎?
2、導致下巴脫臼的原因是什么
3、下巴脫臼怎么辦

下巴脫臼會自己復位嗎?
下巴脫臼了入股不能馬上找到醫生救治,那么可以先在臉部,尤其是關節處,用熱毛巾或溫水袋熱敷。同時,盡量放松。熱敷的時候閉上嘴唇并向前伸展,這類似于嘟嘴,噘嘴的動作。在這種狀態下,將您的嘴向左移動,臉部右關節附近的肌肉會感到繃緊。一兩秒鐘后,切換到右側并拉伸臉部左側的肌肉。在整個過程中,請勿移動骨頭。
活動中酸痛得到緩解。一段時間后會自動復位。但如果在運動過程中疼痛加劇,請勿擅自進行,最好去醫院處理。如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更要趕緊去醫院檢查。

導致下巴脫臼的原因是什么
大部分時候下頜骨的髁突和顱骨的關節窩能夠配合良好、正常工作。但在某些情況下,由于外力撞擊或顳下頜關節運動過度,范圍超過正常限度,髁突脫出關節窩以外,不能自行回到關節窩內的正常位置,便脫臼了。
我們通常說下巴脫臼是個俗稱,這類情況在醫學上被稱為“顳下頜關節脫位”。顳下頜關節連接著下頜骨和顱骨,是頭面部唯一能動的關節。張閉口時把食指放在耳屏前方就能感覺到顳下頜關節的運動。我們的下頜骨上有個突起叫做“髁突”,顱骨的相應部位有個關節窩。髁突可以在關節窩內向各個方向運動。髁突和關節窩外面覆蓋的韌帶、肌肉將髁突的運動范圍限制在關節窩內部。所以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的下巴能夠在上下左右各個方向上做自由但距離有限的運動。

下巴脫臼怎么辦
1、下巴復位第一步
當下巴脫位后,不要著急。復位人可將家庭中常用的方凳放倒,請掉下巴者靠墻而坐,頭貼著墻,這樣下巴就能低于復位人的肘關節,復位時好使勁。
2、下巴復位第二步
復位人的雙手拇指用手絹裹上,伸進脫位者的嘴里,放在兩邊后牙的咬合面上,其余的四個手指放在嘴外邊的下頜骨的下緣。
3、下巴復位第三步
復位之前,先轉移掉下巴者的注意力,然后用力壓下頜向下,同時將頦部向上端,這樣使下頜骨的髁狀突呈弧狀轉動到結節的下面,只要再輕輕向后推動一下,就能使髁狀突滑到原來的關節腔里面。這時,復位人的雙手拇指迅速滑到后牙的外邊,避免咬傷。
4、下巴復位第四步
復位后,最好使用繃帶將下巴托住,幾天內不要張大嘴,防止形成習慣性脫位。
大笑過度就會導致下巴脫臼,嘴閉不上,說話不清晰,還會流口水,這些是下巴脫臼的常見表現。我們可以通過上文介紹的方法進行下巴復位,最后要注意的是托住下巴,避免習慣性脫位。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