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是獲取信息非常重要的手段,小時候學東西很多東西靠聽力的,“好好聽課”這個常用來囑咐學習的人的詞也恰好說明了學習知識是非常依賴聽力的。
那失去聽力的孩子會變傻嘛?
聰明往往體現在智商和情商上,智商高,智商體現在記憶力、理解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聰明也要情商高,情商表現為處理問題和人際關系的能力。
聽力下降除了影響社交能力、言語能力和辯音能力,對智力發育也有很大影響。單側和雙側聽力下降的兒童智商得分都低于聽力正常的兒童。不僅如此,聽力下降還會影響情感發育,降低兒童的同理心。
即使孩子擁有聽力,卻不完整,存在弱聽,輕度聽力損失也會使得孩子會使得寶寶語言障礙或延誤,講話的語調也流于簡單,缺乏抑揚頓挫,對音樂和節奏的反應不靈敏。
聽力健康關系著孩子對知識的學習,對生活的感受,即使是天才也是需要學習。聽力下降幾乎影響了聰明涵蓋的各個方面,是否有良好的聽力和寶寶能否聰明地成長息息相關。
張良德教授說:聽力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聽力系統的健康關系到孩子的語言、智力、心理等的健康。孩子聽力治療一定要及時,錯過了語言智力發育的時期,即使寶寶聽力得到恢復,對孩子未來也難有大的改變。

寶寶出生就聽力下降,一般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查就可以發現,但也有很多的新生兒在出生后緩慢或突然出現。
尤其是早產、缺氧或出生時有嚴重感染的嬰兒和有先天性耳聾家族史的嬰兒更易出現遲發性聽力下降。
這些作為孩子最近的父母、監護人要如何發現寶寶的聽力問題呢?
孩子剛一出生就能聽到聲音,雖然他們不會做出主動的反應,但他們卻能在聲音的刺激下產生下意識的反射活動,比如避開他的視覺在他耳旁敲擊物品產生聲音,他會做出眨眼、身體抖動等動作;
四個月之后,孩子就有了主動尋找聲源的能力,聽到強的聲音刺激后會用眼神或轉動頭去尋找。一歲左右的孩子,就能聽懂一些簡單的話,按照語言命令做出一些簡單的動作;兩周歲時能聽懂簡單的語言。如果在哪個年齡段發現孩子的反應不相符,就應該對孩子是否有聽力障礙產生懷疑了。
寶寶正常一歲時就會說一些簡單的疊詞,如果寶寶一歲了還不會說話,家長就要警惕了,“貴人語遲”這種說話很容易害了孩子,錯過治療時間。
如何預防孩子聽力下降
噪音
孩子的耳神經是很脆弱的,在大音量環境下耳神經很容易受損。孩子喜歡放鞭炮,并喜歡證明“膽量”近距離燃放鞭炮。
耳病
慢性的化膿性的中耳炎或者是反復出現的中耳炎情況,應該重視馬上要醫院進行診察和治療,不要用傳言的治法,耳朵是精密的部位,需要去專業的耳科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查。
耳毒性藥物
孩子身體弱小容易生病,打針吃藥是在所難免的。很多的抗生素、消炎藥對孩子的耳神經具有毒害作用,除非迫不得已盡量不要使用,使用后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聽力。孩子用藥一定要按量按時按說明書用藥。切勿多服,服藥時間間隔過短,大人藥小孩服。
外傷
扇耳光的時候會有高壓力產生,會震破鼓膜,讓孩子的聽力受到永久性的損傷。頭部受傷也有可能導致耳神經受到壓迫、沖擊、缺氧等因素導致壞死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