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瘦不下來,只是你的腸道“堵”了!
有時候你為了減肥,每天只吃沙拉和蔬菜,你遠離山珍海味,你拒絕辦公室提供的免費蛋糕......為什么你仍然沒有降低體重。為什么坐在你對面的同事每天吃任何她想吃的東西,仍然能保持苗條的身材呢?

答案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
腸道菌群
在我們的消化道內生活著一個100萬億的菌群,我們統稱為腸道菌群。
雖然人體中有少量細菌棲息在胃和小腸中,但大多數腸道菌群位于大腸中。研究表明,可能存在300-1000種不同種類的細菌,但這些不同種類中只有約30-40種最為顯著。這些生物具有許多不同的功能,例如合成維生素,提供能量,以及代謝身體無法獲得的化合物。
近年來,隨著腸道菌群領域的興起,科學家們開始對腸道菌群與體重管理,人體健康,及新陳代謝方面之間的關系感興趣。并且科學家已經確立了腸道菌群與2型糖尿病,心臟病和肥胖癥或超重之間的聯系。

研究表明
我們之前一直認為我們的身材取決于基因,但是現在這個說法受到了質疑。有證據表明,遺傳變異會導致超重或肥胖的可能性很小,然而腸道菌群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大量研究表明,肥胖和苗條的人群中腸道菌群截然不同。
當肥胖人群在通過限制飲食中脂肪或碳水化合物攝入的方式減肥時,他們的腸道菌群結構會逐漸轉變為與苗條人群一致的結構。最近一項對292丹麥人進行調查的研究發現,肥胖人群的腸道菌群失衡,細菌種類單一 。這會造成未來身體出現炎癥的威脅及體重繼續增加的風險。
美國研究人員也在小鼠身上做了腸道菌群與肥胖的相關試驗。實驗證明,腸道菌群環境正常的小鼠的體脂比腸道菌群紊亂的小鼠低40%,而且這些腸道菌群環境正常的小鼠攝取的卡路里甚至比非正常小鼠還多了30%。 另外,有著正常的腸道菌群的小鼠可以防止血糖不平衡和胰島素抵抗。
因此證明,單一的細菌種類,不平衡的腸道菌群結構是減肥路上的絆腳石,是造成超重,肥胖的終極原因。

另有中國生物科學研究者也發現通過改善人體腸道菌群能夠預防和治療肥胖,一名生物科學研究者用膳食干預方法展開研究,同時檢測腸道菌群的變化,其在兩年之內體重驟降20公斤,93名志愿者9周內平均減肥14斤。這一發現已刊登在國際微生物生態學領域的頂級學術期刊《The ISME Journal》(國際微生物生態學會會刊)上。論文中提到,肥胖的元兇之一,是人體腸道內一種名為“陰溝腸桿菌”的細菌。研究發現,肥胖的人身體內的“陰溝腸桿菌”比正常人要高很多,然而當開始變瘦時,這種細菌幾乎就找不到了。
普通人如何減肥?
如何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成為了解決減肥問題的關鍵。

飲食習慣在腸道菌群結構組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會直接影響人的體重和身材。一些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導致腸道菌群紊亂,造成超重或肥胖。首先,大家都知道糖,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和化學加工的食品會導致超重或肥胖,應該在飲食中避免這些。這不僅是為了減肥,也是為了達到身體整體的健康。
其次,通過藥食同源的方法,可以對腸道中的有害菌進行壓制,對有益菌進行扶持并且有效增加有益菌,這樣減肥革命的成功即在眼前。
例如:
- 選擇富含益生菌、益生元的食物,如酸奶,洋蔥,菊苣,雪蓮果漿等。
- 直接服用益生菌。益生菌進入腸道內,一方面可以在腸道內定殖,維持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有效的清除腸道內的宿便,治療便秘,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和最大的微生態體系,人體通過胃腸道粘膜與外界緩慢進行相互作用,通過其生長及各種代謝作用促進腸內細菌群的正常化,抑制腸內腐敗物質產生,保持腸道機能。

這樣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益生菌的補充可以輕松且有效得幫助健康腸道菌群的建立,從而達到抑制肥胖,保持良好身材的目的。
關注微信公眾號“一盞燈健康”,了解更多健康內容!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