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著名中醫內科專家、江蘇省中醫腦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導師陳炯華博士日前正式坐診南京太乙堂中醫院。陳炯華博士長期從事中醫內科臨床及研究工作并取得豐碩成果,對于腦血管常見病、疑難病等內科雜病診治有獨到造詣和豐富經驗,在臨床上以藥簡效著而馳名業界,深受患者歡迎和信賴。

陳炯華熱愛中醫且天資聰穎,在大學期間就顯示了在讀典識理、研方識藥方面的天賦,加上她學習非常刻苦,所以到大學畢業時,她已奠定了扎實的醫學基礎功底;讀研期間陳炯華按照學校要求開始坐診,坐診是對所學知識的一次集中檢驗,以此驗證自己是否掌握了診療技術。陳炯醫學功底扎實,取得了預期的臨床效果,受到患者的肯定。初戰告捷,陳炯華信心大增,在勤學經典的同時,開始在導師指導下獨立思考、探索自己所癡迷的中醫并發表學術論文,并因成績優秀而順利成為全國名老中醫專家經驗繼承人。

陳炯華先后師承中醫界泰斗王永炎院士、全國名老中醫符為民教授、一代針灸名師徐恒澤教授學習中醫診療和針灸技術,其中王永炎院士是國內著名中醫內科專家,從事中醫內科醫療、教學、科學研究5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是中風病與腦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對缺血性中風與血管性癡呆等疾病,進行了系統的臨床研究觀察,總結其證候演變、辨證治療和調攝護理之規律。在臨床上使用中藥注射液靜脈滴注療法治療中風病急性期痰熱癥、痰熱腑實證,顯著提高了療效;符為民教授是著名中醫急癥專家、疑難雜癥專家、江蘇省名中醫、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江蘇省中醫院腦病中心主任醫師,在中醫腦病治療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經驗;徐恒澤教授是江蘇省名中醫、博士生導師,曾任南京中醫學院針灸系主任、江蘇省針灸重點實驗室主任、針灸學科學術帶頭人,兼任中國針灸學會臨床分會秘書長,從事針灸教學、科研、臨床和管理工作40余年,擅長針灸理論的臨床應用研究,強調辨證施治,講究選穴配方,重視針刺手法,在經絡、腧穴和傳統針刺手法應用上有深厚造詣,先后獲江蘇省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和省中醫藥科技進步二等獎,參編《中國針灸學》《中醫學》等學術專著和教材15部。陳炯紅作為他們學術經驗繼承人,通過跟師抄方、隨師侍診等方法,虛心學習并深刻感悟名師接診之工、辨證之巧、醫道之圣、療效之奇,在潛移默化中繼承了名師的學術思想和寶貴經驗,中醫學術水平和專業能力不斷提高。

多年來,陳炯紅博采眾長,兼收并蓄,潛心經典,勤于實踐,不斷追求圓機活法這一醫者最高境界。尤其是她獲得了王永炎院士、符為民教授學術思想真髓后,又繼承了徐恒澤教授中醫針灸學的衣缽,兩者珠聯璧合、相得益彰,使她很快在中醫內科尤其是腦血管病臨床研究上脫穎而出,形成了獨具特色、富有創見的學術風格和臨床體系,成為令人矚目的國內中醫內科領域的新秀。其在臨床上方藥、針灸并用,遣方用藥進退有據,法理森嚴,以簡御繁,綱舉目張,充分體現了深厚的中醫學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施針時角度、方向、深度皆恰到好處,針法絕妙,選穴獨到,技法嫻熟,療效顯著。其具有創新性的“中醫+針灸”療法,在治療腦病等內科常見病、疑難病方面優勢明顯,“雙管齊下”常能切中病機,快速取效,得到了患者認可和業界肯定。其本人也分別當選為江蘇省中醫腦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江蘇省中醫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專業委員會委員。2013年,陳炯紅博士作為高級訪問學者,曾赴維也納國立醫科大學神經內科及精神心理科開展為期二年的研修活動,在中西醫結合治療神經內科疾病方面積累了新的經驗。
【名醫檔案】

陳炯華 教授
中華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江蘇省中醫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江蘇省中醫腦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主任中醫師
中醫學博士/博士后
專家簡介:
作為全國名老中醫專家經驗繼承人,師承中醫界泰斗王永炎院士、全國名老中醫符為民教授、一代針灸名師徐恒澤教授。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于2013-2014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至維也納國立醫科大學神經內科及精神心理科研修。南京中醫藥大學生研究生導師。
長期從事中醫內科臨床及研究工作,目前主要從事中醫結合針灸治療腦血管病臨床研究、中醫“治未病”養生康復研究、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傳承研究,對于腦血管常見病疑難病及多種內科雜病均有一定臨床研究及心得,先后主持國家博士后基金、國家級重大科技專項、江蘇省社會發展項目,撰寫專著5部,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獲省部級成果獎5項。
擅長項目:治療神經內科疾病,即腦血管病,如腦梗塞、腦出血、腦動脈硬化、腦供血不足、頭痛、眩暈、失眠癥、抑郁癥等,對于頸椎病、膝關節病、腰椎病、腰腿痛、手足麻木、焦慮癥、癲癇、腦萎縮、精神分裂癥強迫癥等疑難病也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心得。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