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事業任重道遠,糖吉醫療攜創新內鏡支架系統受邀2021全國內鏡微創減重學術會議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脂飲食的過多攝入和體力活動的明顯減少,使得肥胖癥以不可阻擋的趨勢向人類襲來[1]。肥胖不僅會影響形體美、給生活帶來不便,更重要的是容易引起多種并發癥,加速衰老和死亡,因此必要時需要通過醫療手段進行干預和治療。4月17日,由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臨床試驗及大數據質量管理分會、北京友誼消化疾病診療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微創減重治療協作組主辦,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承辦的2021年全國內鏡微創減重學術會議于貴州遵義正式召開。

目前,由于國內對肥胖的認識和處理尚處于起步階段,從醫學層面講均手術治療,缺乏多學科參與的治療模式,內鏡減重治療幾乎是空白[2],因此本次會議主要圍繞內鏡減重的相關話題所展開。會議重點以學術研討為主,參與方均為各省市三甲醫院減重領域專家,而糖吉醫療作為專注于代謝性疾病無創置入產品的研發與臨床研究的高新技術企業,因其針對肥胖問題采用支架內鏡置入的創新技術剛好有望填補內鏡減重治療領域的空白,且糖吉醫療“胃轉流支架系統”置入術首例臨床試驗已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獲得成功,故其成為本次大會唯一受邀討論方,與其他參會方一起,共同就糖吉胃轉流支架在減重領域的臨床效果及內鏡技術在人類減重事業的發展前景展開了現場研討。

會議開幕后,首先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院長張澍田的主持下,由北京、南京、天津、呼和浩特等多家三甲醫院一起,舉行了“胃轉流支架系統置入控制肥胖臨床研究”的多中心啟動儀式。張澍田院長表示,“胃轉流支架系統這項新技術正是我們目前的醫療領域所空缺的,未來該技術若能在我國全面展開,或對我國肥胖人群調治及代謝性疾病控制、打造健康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糖吉醫療董事長 左玉星)
據悉,“胃轉流支架系統”是旨在通過無痛無創胃鏡置入控制體重的新手段,可用于改善受試者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謝性疾病病情,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前景。為此,在張澍田院長的邀請下,從事生物醫用材料研究12年、擁有多項國家項目主持經驗的浙江大學材料學博士——李博士對“胃轉流支架系統”進行了系統全面的介紹。胃轉流支架系統,是一種在胃鏡下放置,基本無創,且可以取出的醫療裝置,其發揮療效的原理是:借鑒Roux-en-Y胃旁路手術的原理,通過胃鏡在十二指腸及空腸上段置入一個套管隔離食糜。置入后,來自胃內的食物由套管腔內通過,膽汁及胰液隔離在套管外,使得膽汁胰液和食物“分流”,阻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臨床上可用于治療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謝性疾病。

(參會嘉賓)
會議現場,張澍田、鄒曉平、張能維、王邦茂、李鵬、王新、孫明軍、蘇秉忠、廉東波、陳鑫、候葉廷、周林及其他現場和線上參與衛星會議的30余位全國內鏡微創減重協作組委員針對糖吉醫療“胃轉流支架系統”在各醫院所開展的臨床試驗情況進行了深度研討,希望能夠通過數據互通,進一步探索該支架系統在臨床方面的實施成效,助力我國內鏡減重及代謝性疾病醫療技術水平進一步提升。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院長 張能維)
另外,本次會議的另一項重點議程,是對于《2021醫學內鏡減重指南》的討論,值得一提的是,鑒于糖吉醫療“胃轉流支架系統”作為新型減重控制手段已經開展了臨床試驗,期望從實質上改善肥胖人士的減重體驗,因此該項目也有望被記錄進指南之中。此類新型項目在社會上的應用與成效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據經合組織(OECD)的報告顯示,在經合組織國家中,治療因超重引起的疾病的費用約占衛生總支出的8.4%[3]。目前,全球人民由于肥胖引起的多種健康問題不容小覷,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更加先進、高效的內鏡減重治療技術更是亟須深入探索的。關于糖吉醫療此次會上所介紹的“胃轉流支架系統”,作為內鏡減重領域的一種技術創新,該技術如果能夠得到廣泛應用,將有望開啟代謝疾病可調治的全新時代,對提升社會生產力水平、減輕社會經濟負擔也將具有重大價值。
參考文獻:
朱惠娟,潘慧,史軼蘩. 肥胖癥的綜合治療[EB/OL].2012/2021
2021年全國內鏡微創減重學術會議歡迎辭[EB/OL]
《肥胖癥帶來沉重負擔》(The Heavy Burdun Of Obesity)[R].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