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身邊有的人腳上有個鼓包,前腳掌過寬,大拇趾骨頭歪斜,穿著的鞋子基本屬于變形狀態,常常喊腳疼走不了遠路!其實,這是病,我們俗稱大骨拐、大腳骨,醫學上稱為“拇外翻”,很多人對大腳骨的認識還處于這原來是病?原來還可以治?等到考慮要治療的問題時,拇外翻已經發展成了重度。

拇外翻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大腳骨(拇外翻)的發病原因多于遺傳有關,很多患者有家族史,往往在20歲之前就已經出現癥狀,其次,也有資料記載長期穿鞋不適、長期穿高跟鞋、外傷、疾病、醫源性原因也會引發,其主要病因是位于大拇趾底部的關節脫位,引起大拇趾往外側彎,造成拇趾骨頭向外突出,除了擠壓到其他腳趾,還容易因穿鞋而產生磨擦造成大姆趾關節內側或背側腫脹發炎,而突出骨的外側也容易形成厚皮及滑囊,造成腳趾永久變形,疼痛也就伴隨而來。其初期的臨床癥狀為第一跖骨頭部隆起處疼痛和腫脹、局部皮膚刺激所發生的發炎,嚴重的更會令大腳趾與第二腳趾重迭,使翹起的腳趾肌力變弱,最后引起腳底的肌腱與筋膜僵硬、發炎及尖刺般的壓痛感,當整個腳底的疼痛感加劇,使患者無法穿著鞋子,導致日常生活及步行走動都受到很大的影響。

拇外翻治療方法有哪些?可以根治嗎?
關于拇外翻的治療,很多人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矯正器。市面很多拇外翻矯正器,其原理是通過外力牽拉將拇趾掰正,但這種掰正是暫時的,足內部結構無法改變,因此拇外翻矯正器對大腳骨只能起到緩解作用不能根治;對中、重度患者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目前治療拇外翻常見的手術方式有傳統手術方式、普通微創和微孔技術治療拇外翻
傳統手術方式是目前公立醫院常用到的治療方法,其特點就是手術切口大,將組織暴露出來以后,改善畸形問題,固定需要打鋼釘,取鋼釘需要二次手術,由于手術的創傷性較大,所以伴隨術后副作用大,恢復期長,手術所用的器械粗糙,導致后遺癥多,公立醫院手術,可走醫保,費用低,適合預算有限,恢復時間充足的患者。

普通微創手術本意是在傳統手術上的進步,但是由于切口小,又對足部的認識不精準,治療不徹底,復發率高,仍需要打鋼釘,二次手術取鋼釘,從恢復期來看仍需要一個月的臥床,也是公立醫院常用到的手術。
專利微孔技術是北京圣嘉新蘇敬達院長研發的手術方法,并引進新型可移動透視系統,實現術中實時成像,精密的專利儀器讓手術實現了精雕細刻,微小的切口操作,誤差控制在0.1mm內,可視狀態下將組織復位固定,極大降低手術誤傷,實現術后即可行走,恢復期更短。
大腳骨在沒有出現疼痛時看似沒什么,但長期以往任其發展,卻又在危害著身體,建議有大腳骨的朋友能早發現早治療,拖延只會越來越重。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