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肯定聽到過這樣的事情發生:朋友家的老人,情緒突然激動后就昏迷了,送到醫院診斷為腦溢血。又或者誰家老人一覺醒來,意識不清,半邊身體麻木已經無法活動,醫生診斷為腦梗塞。其實腦溢血和腦梗塞都屬于腦卒中的范疇。在中國,腦卒中已經成為了健康的“第一殺手”,每7秒就有一人發病,每21秒就有一人因它而死亡。腦卒中患者往往遺留各種后遺癥,如肢體功能障礙、言語障礙等等。而卒中康復是經循證醫學證實的對降低致殘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了解腦卒中康復治療是做什么,把握住康復的時間窗,才能獲得更好的預后。
腦卒中康復治療是什么?首先來認識腦卒中
“腦卒中”又稱“中風”、“腦血管意外”,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缺血性腦卒中是由腦血管堵塞導致血液不能到達腦部引起,而出血性腦卒中則是由腦血管破裂出血引起。
通常患者在卒中后,會留以半身不遂、麻木不仁、口眼歪斜、言語不利等為主要表現的卒中后遺癥。具體包括運動功能障礙、認知功能障礙、言語功能障礙、吞咽功能障礙、意識障礙、二便功能障礙、感覺障礙、情緒障礙等。

腦卒中康復治療是做什么?為什么要做康復治療?
腦卒中的康復治療會根據患者功能障礙的不同,針對性的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具體包括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語言治療、認知治療等。
物理治療主要針對患者受影響的活動及平衡能力進行治療,幫助患者恢復運動功能,提升肌力,盡早恢復日常生活。
作業治療是改善患者生活自理、社會工作以及日常社會活動參與的能力,幫助患者掌握自理技巧,從而盡可能恢復生活獨立性。
言語治療針對患者的后遺癥如呼吸障礙、共鳴障礙、構音障礙等,通過呼吸訓練、構音訓練等方法,提高患者肺活量,改善發音清晰度,讓患者恢復參與日常社會生活的能力,針對卒中導致的失語癥、言語失用等,通過Schuell刺激療法,聽、說、讀、寫訓練等方法,提高患者聽理解、口顏面主動活動的能力,還會通過一些國際先進的失語癥治療手段如旋律語調療法(MIT)等來提高患者正常語言交流能力。
認知治療是對存在注意力、記憶力、計劃和組織能力、抽象力、洞察力、定向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計算力、知覺、理解力及思維能力等的障礙患者進行的治療。這些治療最大程度的恢復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品質。

卒中康復啟動越早,功能恢復效果越好
根據霽達康復和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共同發布的《2019-2020年度康復臨床成果報告》,數據顯示:腦卒中患者經康復治療后,早期巴塞爾指數(用于評定患者早期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率達到138.5%;其中,發病6個月內接受康復治療的卒中患者恢復良好,巴塞爾指數(評定患者獨立生活能力)改善率達到36%,國際功能獨立性評定標準指數(評定患者軀體功能、言語、認知和社會功能)改善率達到28.6%,遠高于其他發病時間段接受治療的患者。這樣的數據結果不但表現出卒中患者在接受霽達康復的專業康復治療后收獲了理想的效果,而且也充分驗證了“卒中康復啟動越早,功能恢復效果越好”。
康復訓練是一場需要患者與家庭共同承擔的持久戰,及早了解康復治療是做什么,把握住最佳的康復時間,配合復健,克服軀體上的功能障礙才能獲得精神理想的恢復,更好的回歸到社會生活中去。
參考文獻:[1]王隴德,劉建民,楊弋,等.我國腦卒中防治仍面臨巨大挑戰——《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8》概要.中國循環雜志,2019,34:105-119.
[2]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康復學組,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腦卒中早期康復治療指南.中華神經科雜志,2017,50(6): 405-412.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