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南京享有“天下文樞”之美譽,同時也是我國中醫發展史上的重鎮。經過百年沉淀發展而成的金陵醫派,可謂名聞遐邇。今天南京依然活躍著許多以論歧黃之道、謀蒼生之福為己任的名老中醫,他們術精德仁,濟世奉獻,應手輒效,馳譽杏壇。中國中醫藥促進會中醫藥傳承發展工作委員會委員、江辦省人民醫院老科協專家診療中心專家、針灸協會專業委員會委員、南京太乙堂中醫特邀專家董惠,就是一位以善用脈論、針藥協同而馳名業界的知名中醫。

蕙惠畢業于安徽中醫藥大學、繼而又深造于南京中醫藥大學,曾跟隨郜金元大師、李紅大師等杏林名宿學習中醫理論和臨床技術。董惠重視中醫經典的學習與應用,認為學習中醫經典可以左右逢源,事半功倍。熟讀經典、體驗意蘊是學習中醫的大路、正門。她不但熟讀經典,而且把精要部分就是有證有方的條文逐一背誦下來,長期深思經義,廣搜疏注,總結歸納,可謂日診夜讀,識驗良多。
董惠在學術上不囿于某一家一派,而是竭力追求醫者的最高境界“圓機活法”,堅持師古而不泥古,在傳承精華的同時,致力于守正創新。通過俯身臨床、總結臨床、升華臨床,成為一名以精通脈法、擅長針灸、方藥功夫深厚的中醫名家,在臨床上以長于臨證、藥簡效宏而馳名業界。
精脈法、審陰陽
中醫學對疾病診斷最鮮明的特色,莫過于“四診”與“辨證”,其中“四診”是中醫學收集疾病信息最基本的方法,在望、聞、問、切四診中,切診包括脈診和觸診,其中尤以脈診之法為中醫之靈魂(脈就是通過脈搏來診斷疾病,而按診則是在病人身體的特定部位進行觸摸、按壓,以獲取疾病內在變化和體表反應之信息)。名醫扁鵲所著的《難經》八十一難中,述及脈診的多達二十二難;徐春甫在《古天醫通》亦云:“脈為醫之關鍵。”自古以來,舉凡杏林名宿,無不精通脈診,因脈診在其臨床過程中往往起著一招定成敗的關鍵作用。
董惠學習脈法的第一階段,是根據《脈經》所論、按照臟腑排列位置來把脈,其時已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臟腑氣機,但在實際臨床診斷上仍存在不少困惑;第二階段是在名師指導下精心研讀《素問•脈要精微論》,結合心理脈學進行練習研究,這一階段對全身各部及臟腑有了更深了解,診斷時指下已能獲得清晰、明確的信息,偏差大幅減少;在第三階段,董惠回過頭來重新研習《內經》中關于脈法之論述,通過反復揣摩、練習并結合臨床實踐,全面掌握了脈法定位與氣機的運動原理、手法要領,能夠充分感受到了生命的精妙與脈法體系的萬千氣象,成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推崇的“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善診者。

通過多年勤學苦練,董惠掌握了脈法精髓,通過脈診即能感受到患者的氣、血、虛、實,情緒上的喜、怒、哀、樂。除了脈診外,董惠在腹診上亦有豐富經驗,善于通過腹診掌握腹內臟腑異常變化和全身狀況,以及臍周動脈搏動充盛與否,為疾病的辨證分析提供依據。
兼內外、通“神針”
中醫臨床上有內治法、外治法之分。其中內治法是根據舌苔、脈象、癥候進行辨證分析后,將中草藥的性味、歸經,以君、臣、佐、使進行配伍組方,水煎內服或者加工成丸、散、顆粒劑、膏方后服用;外治法包括針刺法、艾灸法、拔罐法、推拿及按摩法,通過良性的物理刺激可疏通臟腑經絡的氣血,以達到陰陽平衡的功效。董惠熟悉內外治法,尤其擅長運用奇穴及太醫神針學派針法治療各種疑難病。
奇穴屬于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應點,也是針灸治病的刺激點。太醫神針學派之特色在于主癥選主穴,辨證選配穴,隨癥加減穴,善用效驗穴。此法抓住疾病主要矛盾選主穴,根據證候類型選配穴,又根據癥狀變化加減穴位,同時針對特定癥狀選效驗穴。腧穴配伍結合臨床和腧穴主治特性,選取兩個以上作用相同的腧穴進行配伍,發揮腧穴的協同增效作用,在臨床上收到了確鑿效果。董惠在針刺治病過程中,重視古人“主不明則十二官危”理論,對于精神渙散、情志過激之患者,從不冒然施針,而是先予以情志、心神調養,待其心神安寧后再選穴施治。
擅方藥、精配伍
方藥功夫是中醫大夫的硬功夫之一,歷代杏林名宿,無一不是方藥功夫深厚者。董惠一直探求方藥化裁配伍之道,方藥功夫精深,在遣方用藥上達到了執簡御繁、綱舉目張的境界。提倡據脈而施方藥、經方與時方并用。其所選方藥匠心獨運,特色鮮明,佐料豐富,臨床效果明顯。
二十多年來,董惠讀經典、跟名師、勤臨證、多筆耕,長期俯身臨床,感悟臨床,升華臨床,形成了以善用脈論,針藥協同為特色的臨床風格,成為了一位精通脈法、針灸、方藥的中醫后起之秀。

大凡有成就的醫者,往往都是博采眾家而精于一,都是通曉諸科而后精于某一科。董惠在精通內外婦兒諸科的基礎上,尤其對中醫婦科和心腦血管疾病治療有深入研究,在臨床上取得卓著效果。中醫婦科辨治學說始于《諸病源候論》的婦人雜病論,之后《金匱要略》進一步提出了婦科疾病的諸病之源和證候之要,以及治療和研究婦科病的基本理法、方藥等。直到孫思邈《千金要方》婦人主治六卷、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辨證總概諸般雜癥時,才對婦科疾病予以系統而全面的總結。自此以降,歷代中醫婦科名家輩出,各自形成了獨特的學術思想和診療風格,共同致力于中醫婦科事業的傳承與發展。董惠憑借脈法、方藥、針灸三絕在中醫婦科常見病、疑難病治療上取得滿意效果,深受患者信賴與歡迎。
在心腦血管疾病治療上,董惠亦有獨到見解。認為:造成腦血管病的主要病因是氣機逆亂,上沖于腦,陰陽失調、臟腑氣偏,氣血錯亂或心腎虧損,髓海空虛,脾失健運,痰濁阻絡等原因所致。在深刻把握心腦血管疾病病因病機的基礎上,董惠使用脈法、方藥、針灸三種療法予以辨證施治,不但解決了氣血陰陽虧虛這個“本”,也能治療痰濁淤血內停這個“標”。標本兼治,廣受歡迎。
【名醫檔案】

董惠
中醫特邀專家
省人民醫院老科協專家診療中心專家
針灸協會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中醫藥促進會中醫藥傳承發展工作委員會委員
醫生簡介:
畢業于安徽中醫藥大學,后續深造南京中醫藥大學,得益于六代中醫世家郜金元大師、李紅大師親授。
從事臨床醫療二十余年,提倡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主張經方和時方合用,堅持弘揚仲景學術、辨證論治和整體觀念。在治療疼痛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婦科及疑難雜癥方面有較高的理論造詣和豐富的臨床經驗,熟練運用奇穴及太醫神針學派針法治療各種疑難病。
擅長項目:
善用脈論,針藥協同,以腹診手法,結合中藥湯、丸、藥酒、膏方等,治療各種頸肩腰腿膝肘疼痛、及婦科、內科等寒熱癥。貫通中西,對失眠抑郁、三高、腦梗、腦出血后遺癥、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病、及各種久治不愈的疑難雜癥有獨特療效。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