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象中的中醫世家是什么樣子的?
他的祖上可能曾經名噪一時,受到當時大眾的歡迎,在那個朝代擁有著一定的中醫影響力。
但人們認可一個中醫,相信一個中醫,很多都不在于其世家是什么樣子的,而是醫術和醫德。
面對腫瘤患者,能夠敢醫敢言,確確實實地為大眾的健康考慮一些細節問題并解決。

從醫濟世,張氏中醫出人才
扁鵲妙手華佗神,思邈神藥仲景論,神農本草時珍語,中醫瑰寶救國人。中醫,作為中華文化的魁寶,幾歷浮沉,傳頌至今,依然有一群人在為它奉獻青春年華。
在廣州科大中醫院,有一名即將步入古稀之年的中醫醫生叫張平政。他擅長辨證施治,把脈問診間可道清人的身體虛實,用中醫療法為每一位病人治好病。
嚴格自律是這一位名老中醫突出的性格特征, ﻪ這一點也是家族傳承的特質。作為中醫世家傳承人,他耐心且從容,即使是被認為是玄學的中醫,他也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去下定某個研究出來的結論的。
科學是什么呢?對他而言科學就是有論有據的理論學說,他所用的方子、他所使用的中醫技術真的能服務好患者,那就是科學的有利于整個社會健康發展的。
子承祖業的他有著比一般中醫專家的優勢,那就是在張氏一族里形成的一套特色中醫消瘤療法體系。但他不自滿,仍然覺得針對現有的腫瘤患者有其他腫瘤治療體系開發的可能性。
務實做人、精益求精是張氏祖上要求做人的一個宗旨,也成就了涵養家風,塑造了張平政本人的優良品性人格。
在這即將結束的2021年,近70歲的老中醫仍然在服務患者的前沿工作著。
精益求精,把脈問診健康夢
關于把脈問診,其實對很多人一直很玄乎。
廣州中醫腫瘤專家張平政說:“中醫從來都是講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脈相很大程度上可以給疾病的辨證指一個大方向,但不是說我摸摸脈就能知道你哪里長了個腫瘤,把脈又不是做CT。”
其實,早在張仲景的時代,摸脈還要復雜得多,那時候的三部診法,包括人迎(頸動脈),寸口(橈動脈),趺陽(足背動脈),也有診太溪脈(腳踝附近)的。后來可能覺得看個病摸來摸去太麻煩了,這才簡化成寸口診法。
寸口脈也分三部,也就是經常聽到的寸關尺,分別反應不同的臟腑的生理病理狀態,左手寸關尺對應心、肝、腎,右手寸關尺對應肺、脾、腎/命門,一般持左手腎陰,右手腎陽之論。
關于看中醫的時間,張平政醫師認為:看中醫比較好的時間就是早上,也是結果很準確的時間。
《黃帝內經》說此時人還沒有勞于事。陽氣尚未耗散,飲食也未曾進過,經脈之氣尚未充盛,絡脈之氣也很勻靜,氣血未受到擾亂,因而可以診察出有病的脈象。
而且號脈一定要在身體沒有大的活動下進行,因此,患者來到診室后,先休息一下再號脈。并且,號脈時還不能有大喜大悲的情緒存在一定要選心情平和的時候。
這樣可以切實可行地根據患者的一些西醫的檢查報告和相關病歷資料和把脈的結果進行診斷,個性化地做出后期的治療方案。
服務熱忱,解決患者的需要
“有些腫瘤疾病患者認為治病西醫快,為看好病住院打針做手術,花了不少錢,也遭了不少罪,各種復發轉移啊,這種情況很常見。”張平政介紹說,“像一些久治不好的癌癥患者,通過中醫的望聞問切、辨證論治、整體施治、調治結合。”
日常在廣州科大中醫院坐診的張平政帶領著整個腫瘤專家團進行中醫醫療、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診療服務、運用中醫藥方法治療癌癥,為腫瘤人群做好健康服務。如若什么不懂的疾病問題可以搜索廣州科大中醫院官網進行免費咨詢!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