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年的臨床工作中我遇到過各種各樣的患者和難題,但是不管遇到什么難題,只要能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那些難題就能迎刃而解了,所以我們醫生一定要以患者為本,盡心盡責的去幫助患者解除病痛,這才是為人醫者的意義所在。”
——昆明軍海腦科醫院康復科主任張永強

張永強,“鬼門十三針”項目組領銜人,從事康復醫學臨床、教學、科研工作30余年,在中西醫結合臨床診療及功能康復治療方面有較深造詣。擅長運用“鬼門十三針”治療精神分裂癥、失眠癥、抑郁癥、恐怖癥等精神類疾病,在中醫、針灸、理療、現代康復技術治療小兒腦癱、癲癇、腦梗塞、偏癱、腦出血、自閉癥、多動癥、頸、肩、腰、腿痛等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自從醫以來,一直堅持參與社會各種公益事業,為健康扶貧工程提供醫療技術支持。同時還經常跟隨醫院醫療志愿隊下鄉義診,為偏遠地區的貧困患者送去康復的希望。

“這30多年的醫生之路走來,我也曾有過年輕氣盛的急躁,有過淺嘗甘露的欣喜,有過遭受挫折的痛苦,正是這些酸甜苦辣的經歷,讓我更加明白醫者的職責,懂得該怎么去扮演好這個生命守護者的角色,該如何和患者交流相處。”

確實如今的張永強主任在眾多患者和家屬的眼中,就是一位有醫術、有醫風醫德,還和藹可親的好醫生,在康復科經常有一些小患者因為疼痛而抗拒康復訓練,這時候張永強主任就會出面和患者溝通,而且每次都很有效,患者家屬都說張主任是一位有魔力的醫生。

而面對患者和家屬的稱贊,張永強主任都不以為意,因為他認為自己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他覺得自己雖然是醫生,但也有家屬,也可能是患者,所以就更應該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思考問題,并以此不斷地改進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