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8日是全球第十四個6·28“國際癲癇關愛日”,主題為:5G時代癲癇關愛。為提高群眾對癲癇病的關注、認識和重視,幫助癲癇患者增強疾病防治能力,盡早走上科學治療道路。6月24日起,武漢市慈善總會荊楚抗癲基金管理辦公室、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工作站、武漢中際中西醫結合癲癇醫院等組織機構,將聯合開展“國際癲癇關愛日大型網絡義診宣教活動”,組織眾多一線抗癲專家參加網絡義診活動,免費為癲癇患者和社會大眾科普癲癇防治知識、答疑解惑。

癲癇病可控可治但診療現狀堪憂
最新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我國約有900萬癲癇患者,每年新增癲癇患者約40萬。其中,超過60%的癲癇患者,因為區域醫療、認知水平、經濟條件等因素,沒有接受正規治療。在從農村和偏遠地區,這個比例更占到三分之二以上。癲癇病的防治,已經不單單是一個醫學問題,更逐步上升為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其實,癲癇是一種自人類出現就有的古老疾病,多數癲癇發作并不頻繁,僅持續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就會自行恢復,通過正確診斷和規范治療,大都數患者和正常人一模一樣,學習、工作、婚姻不受影響。”參加本次網絡義診宣教的武漢中際癲癇醫院雷勛杰院長介紹,很多患者及家屬對于癲癇病存在天然的認知錯誤,認為癲癇病治不好,治了也白治。這種錯誤認知不僅影響患者的規范治療,還可能導致學齡期癲癇患者輟學甚至改變他們的一生。

癲癇病網絡義診,讓數據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很多人認為癲癇就是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發出羊叫一樣的聲音。但事實上,這僅僅是癲癇發作的一種表現形式。所以臨床上,存在很多患者患病不自知的情況,還有很多患者,明明患病了卻沒有采用科學治療,導致病情延誤、惡化。”武漢中際癲癇醫院雷勛杰院長說,“我們開展癲癇病網絡義診,一是向社會大眾普及癲癇常識,號召大家一起關注癲癇病患者。另一方面是為廣大癲癇患者解答疑惑,幫助他們盡早得到規范治療。特別是受疫情影響,有些患者對出門看病心存顧慮,或者不想來回奔波,這樣我們通過網絡義診,就能讓數據多跑腿,讓患者少跑腿,在家就能得到專業醫生的指導!”
義診宣教時間:6月24日、6月26日、6月28日下午15:30—17:00。
會診專家團隊:中國抗癲癇協會會員雷勛杰副主任醫師、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工作站聞莉主任醫師、鄭莉莉主任醫師、李忠偉副主任醫師、楊克祥副主任醫師、索緒松副主任醫師、何愛軍主治醫師等。
義診對象:各類癲癇患者或疑似癲癇患者群體
云會診對象:各類重癥、疑難癲癇病患者
對于一些家庭貧困的癲癇患者,作為活動組織方的武漢市慈善總會荊楚抗癲基金,也將根據情況給予不同程度的醫療援助。詳情可撥打基金辦電話027-82220868咨詢。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