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脂肪填充面部和胸部是現在比較熱門的項目,但自體脂肪填充過后也有很多后遺癥困擾大家,今天普羅普姿原韓整形張正鵬院長來跟大家簡單聊一聊自體脂肪填充的鈣化問題。
1.脂肪鈣化到底什么?
簡單來說,自體脂肪豐胸就是把臀部、大腿、腰腹多余脂肪吸出來,經過處理凈化后注射到乳房,以增加乳房體積。同所有自體組織移植技術一樣,成活率一直是脂肪豐胸的核心問題,把腿上的脂肪搬到胸上,就像是把一棵樹換個地方栽,移植過程中肯定會有一部分脂肪細胞就會死亡。其中一部分死亡的細胞會被身體吸收,沒有被及時吸收的脂肪細胞會分解出脂肪酸,脂肪酸與鈣結合成脂肪酸鈣鹽,脂肪酸鈣鹽又在體內發生一系列生物化學反應,變成碳酸鈣和磷酸鈣沉積在組織中,即鈣化灶。脂肪移植后的鈣化一般發生在術后8-17個月,也有人說6個月后。死亡的脂肪細胞越多,鈣化越嚴重。
鈣化灶是損傷病灶修復機制啟動的產物,你可以理解為一個創傷愈合后形成的疤痕。很多慢性感染在治愈后都會留下鈣化灶,比如肺結核、前列腺炎等。一個肺結核患者如果在拍片時發現肺部有鈣化灶,醫生就有理由認為肺部感染已經痊愈。客觀來說,脂肪移植都很難完全避免鈣化,因為脂肪移植從來沒有100%成活這回事,只要有脂肪細胞死亡,就有可能形成鈣化灶,就如同任何手術都不可能杜絕疤痕,問題只在于這個疤痕有多大,有多明顯。
早期整形醫生們對脂肪移植技術的實踐與研究水平不高,脂肪移植成活率普遍較低,出現鈣化程度也更高,有些鈣化形成的硬結甚至可以用手摸到,給患者帶來很大心理負擔。嚴重的鈣化確實可被認為是脂肪移植的并發癥,尤其當它影響乳房手感和外觀時,可以通過手術取出。
隨著技術的發展,這種情況在好轉。近幾年的報告顯示,在專業人士正確操作的情況下,小型鈣化灶的發生率在10%左右,可能自然消散,也可能不會。它們如同黃豆或者芝麻大小硬結,少量分布在乳房軟組織中,只有在拍片檢查時能看到它們,一般不需要做特殊處理。
2.脂肪鈣化會引發乳腺癌嗎?
不會
3.如何降低鈣化程度
既然鈣化是衰亡脂肪細胞的產物,那降低鈣化程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脂肪移植的成活率。脂肪細胞具有高耗氧的特性,必須擁有充足的血運,才會成活。這就是說,當脂肪組織被移植后,只有和受術區的毛細血管充分接觸,讓毛細血管長在脂肪細胞周圍,細胞才能得到充足的營養和氧氣,從而成活并長久留存在乳房中。少量多次注射是一個方式,但這是個為了安全犧牲效果的做法,除此以外,多點位多層次的注射才是兩全其美的方法。這樣注射的脂肪團體積足夠小,毛細血管比較容易生長到內部,為細胞提供養分,細胞就更容易成活,手術效果更好,鈣化程度也更低。
總的來說,自體脂肪豐胸很難完全避免鈣化,即使是專業人士操作,發生率也在10%左右,但是小型鈣化灶并不影響身體健康,也沒有必要取出,最后呢多點多層次的注射和少量多次的注射都可以減少鈣化成都和發生率。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