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長假已過,不知各位小伙伴過得愉快嗎?但在這個假期里家住曲靖麒麟區的趙女士卻因為吃了一頓火鍋而住進了醫院。原來,吃飯時趙女士從煮得滾燙的火鍋中夾出一塊豆腐,不等豆腐涼一涼,便一口吞了下去。
第二天,她便感覺上腹部疼痛難忍。到曲靖東大中醫肛腸醫院消化科一檢查后發現,趙女士的食道中下段全是潰瘍,表面布滿膿苔,胃糜爛,十二指腸也有很多小潰瘍。

“趁熱吃”的習慣不好,可增加罹患這兩種癌癥的風險
“我們吃東西的時候,并不是食物越熱越好,千萬不要貪圖趁熱吃。剛煮好的食物最好先涼一涼再吃,過燙的食物不僅會燙傷口腔黏膜,久而久之還可能引起食管癌、胃癌等問題。”曲靖東大中醫肛腸醫院消化科醫生說。
真有這么恐怖?!
的確如此!醫生解釋:這是因為我們食管的表面覆蓋著嬌嫩的黏膜,食物溫度對它有很大影響。長期進食過燙的食物或喝過燙的茶,會損傷食管黏膜,受到損傷的食管黏膜上皮就會反復修復、增生,長此以往會誘發黏膜質變,以致發生癌變。
而且食管還是一個“感受度差的器官”,食管被燙傷后,我們往往還不知道。很多人發現自己出現吞咽困難時,可能已經是食管癌中晚期。
同樣,我們的胃黏膜也很嬌嫩,只能耐受40℃的溫度。黏膜若是經常被燙傷,會不斷增生,時間久了就容易導致黏膜異變,從而誘發胃癌。因此,進入人體的任何食物,只要溫度過高(超過65℃),都具有致癌風險。
胃癌早期類似于潰瘍或胃炎,多表現為泛酸、惡心、厭食。隨著疼痛加重,患者還會出現消瘦、貧血等癥狀。因此,當胃部反復疼痛或出現消化道不適時,千萬不要急于用藥,而應盡快到醫院做檢查,明確病因,避免延誤治療。
健康飲食小貼士:食物溫度最好控制在60℃以下
因此,曲靖東大中醫肛腸醫院醫生建議,一般來講食物溫度最好控制在60℃以下。如果飲食溫度長期在60℃以上,就可能造成燙傷。平時吃東西時,嘴唇感覺到是溫的,就是最適宜的飲食溫度。
此外,我們吃東西的時候還要注意:
進食要慢。進食不宜急,應該細嚼慢咽,時間控制在20分鐘~30分鐘。
吃到燙食要吐出來。吃了一口燙食,很多人往往下意識要咽下去。其實,發生這種情況一定要吐出來,避免燙傷黏膜。
把食物夾碎再吃。對于豆腐、雞蛋、灌湯包這類中心較燙的食物,最好用筷子把食物夾開、夾碎后再吃。

溫馨提示:曲靖東大中醫肛腸醫院是曲靖市二級胃腸及肛門疾病專科醫院,“專病專治,以患者為中心,誠信服務”是醫院的宗旨。無論何時,曲靖東大中醫肛腸醫院都會以專業、優質的服務為市民的肛腸健康保駕護航!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