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在生活中的“泛濫”,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兒童成為“低頭一族”,加上網課學習及各種不良用眼習慣,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

近視的影響因素主要是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而環境因素中的近距離工作、電子產品、讀寫習慣、采光照明等與近視的發生發展都有密切關聯。
科學研究表明,增加戶外活動,減少電子產品近距離工作,可以預防近視的發生。建議青少年每天陽光下的活動不少于2小時,應該增多戶外活動,盡量少接觸電子產品。
近視的醫學干預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學防控體系。對青少年的行為進行監測及干預為主的預防手段,以遠視儲備檢查和雙眼視功能檢查為主的檢查技術,兒童青少年用眼習慣的規范,是預防近視的重中之重,而如何進行有效的用眼行為監測和干預矯正一直以來是青少年近視防控的難點之一。
“控制近視患者度數加深,降低高度近視眼的發病率是科學防控近視的主要任務之一。”高度近視患者由于眼軸增長,眼球形態發生改變,發生其他眼病的隱患急劇增大。由于視網膜變薄,高度近視患者可能發生視網膜裂孔、變性;高度近視及青光眼的發病幾率高于普通人群。這些危害都使得高度近視不容小覷。
目前,針對近視的治療主要集中在以角膜塑形鏡為代表的控制周邊離焦特殊鏡片、以雙眼視功能訓練為主的改善調節滯后技術。謝培英教授表示,青少年由于眼部還在發育階段,不適合接受近視手術。目前能夠有效控制、延緩近視發展、避免孩子發展成為病理性高度近視的安全方法之一,就是科學驗配角膜塑形鏡。研究顯示,角膜塑形鏡減緩近視發展的效果遠優于普通框架眼鏡:配戴普通框架眼鏡的孩子一年近視大概增長50度至75度左右,有的甚至更高;配戴角膜塑形鏡的孩子一年近視僅增長10-25度左右。
但謝教授同時也指出,因為角膜塑形鏡是一種第三類醫療器械,必須要去有醫療資質的醫療機構,必須要有相關資質的醫生進行專業驗配。
咨詢預約電話4006769956


專家簡介:
謝培英教授研究員醫學博士
北京遠程視覺視光眼科總院長
原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學研究中心主任
原北京同仁醫院隱形眼鏡中心主任
國際角膜塑形學會亞洲分會第一、二屆主席,現榮譽主席
中國女醫師協會視光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接觸鏡安全監控與視覺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國家衛計委近視眼研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全國醫用光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中華眼科學會視光學組顧問
全國醫學光學計量委員會委員
日本眼科接觸鏡學會會員
中華眼科雜志、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眼科雜志等編委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