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15日,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在花城廣州隆重召開。大會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以下簡稱“中腫”)、廣東省抗癌協會承辦,國際抗癌聯盟、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協辦。本次大會是2020年我國腫瘤學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覆蓋學科最全、影響力最廣的學術會議,也是繼2004年第三屆中國腫瘤學大會之后,中腫第二次承辦這一頂級學術盛會。

本次大會集結20余位院士、2000余位頂尖腫瘤學專家學者和來自全國各地的腫瘤學領域精英,秉承“腫瘤防治,贏在整合”的主題,共享學術盛宴,共沐智慧藍海,共譜抗癌華章。通過80個前沿專題,聚焦“基礎研究”,尋找科學問題,厘清研究思路;關注“臨床研究”,論道研究感悟,分享創新成果;推動“成果轉化”,搭建溝通橋梁,促進研企合作;開設“新品發布”,發新書、推新藥、展新裝;解構“智慧醫院”,共探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推動智慧醫療。
11月14日上午,2020CCO大會開幕式在廣州琶洲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大會主席樊代明院士和相關領導出席大會開幕式并致辭,國際抗癌聯盟首席執行官Cary Adams視頻連線發表致辭。大會執行主席,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長徐瑞華教授主持開幕式。

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大會主席樊代明院士首先對各級領導給予2020CCO大會的全力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謝。他強調,現階段我國腫瘤防治形勢仍面臨巨大挑戰,作為我國會員最多、質量最高和影響最大的學術團體,中國抗癌協會理應勇于擔當重任,為護佑人民健康作出應有的貢獻。

樊院士指出,近年來中國抗癌協會的會員人數快速增長,學術影響力不斷增強,《整合腫瘤學》學術著作即將出版,中國抗癌協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可圈可點,可喜可賀。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今年CCO大會的影響力只增不減,特別是一系列創新的腫瘤科普活動獲得了廣泛關注。面對新形勢的變化,我們必須建立整合型的健康服務體系才能應對未來的挑戰。樊代明院士還表示,2020CCO大會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推出新理念,彰顯新智慧,推出新資訊,分享新發現,將為腫瘤醫學的未來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國際抗癌聯盟首席執行官Cary Adams視頻連線發表致辭。他講到,2020CCO大會的主題整合腫瘤學是今天亟需討論的話題,過去7個月我們經歷了新冠肺炎大流行危機,全世界的癌癥組織之前從未如此齊心聚力,相互支持,共渡難關。雖然不能前往中國,但國際抗癌聯盟將對中國抗癌協會所做的一切努力給予支持和承諾。
大會開幕式在“合”之賦的表演中掀起氣氛高潮,表演繪制了“力合”“和合”“勢合”三個篇章,采用太極拳、嶺南民樂、粵曲戲歌、龍舟競渡的藝術元素,對“贏在整合”理念進行了人文、哲學、藝術多元解構,呈現“智匯廣州、健康中國”的圖景。
主旨報告環節是腫瘤學尖端理論與學術前沿交匯的平臺,本屆大會9個主旨報告涵蓋腫瘤基礎研究及診療手段,內科、外科、放射治療及綜合治療四大領域成果交織閃耀。全國數百名腫瘤專家進行了多輪遴選,最終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馬駿教授、張力教授、曾木圣教授,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李凱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吳小華教授、雷群英教授、虞先濬教授,浙江省腫瘤醫院陳明教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黃曉軍教授9位專家學者帶著最新成果亮相大會主旨報告會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2020CCO大會的主旨報告環節由全院士陣容主持,他們是樊代明院士、鐘南山院士、郝希山院士、詹啟敏院士、于金明院士、王紅陽院士、赫捷院士、樊嘉院士、陳孝平院士。

在人文專場,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樊代明院士、阿里健康董事長兼CEO朱順炎先生、《最強大腦》主持人蔣昌建先生在“適道·仁心醫學與人文”沙龍圍桌探討《互聯網+醫療,去向何方》,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背景下,就互聯網與醫療如何互促互進進行深入交流。立足中國、展全球視野,以科學精神彰顯醫學的人文情懷,贏得現場觀眾熱烈掌聲。

院士論壇云集了20位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醫學院士,圍繞各自領域的前沿話題、最新理念、創新技術、最新思考、最新進展進行主題演講,從社會學、時代發展等不同角度,從基礎研究到臨床實踐,從精準醫學到整合醫學,彰顯學界權威專家學術水平。
大會還頒發了2020年度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中國腫瘤青年科學家獎。
據悉,2020CCO大會設立主旨報告和人文專場主會場,院士論壇、名家外科專場、學科前沿專場、科技獎人才獎專場、科普大賽、青年醫師辯論大賽、東盟國家腫瘤整合醫學論壇、中澳雙邊學術會議等8個主題會場,以及80個專題分會場。大會共收到13553篇征文,投稿量創歷屆之最。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