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雨青
醫生簡介:安徽省兒童醫院內分泌風濕免疫科主任。
福棠兒童醫學發展研究中心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委員
安徽醫科大學內分泌代謝病學系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兒科救援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
安徽省兒科醫療協會危重癥分會副主委
安徽省醫師協會急救醫學醫師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
安徽省健康素養巡講專家
出診時間:每周二全天,周四上午,周六上午
出診地點:安徽省兒童醫院1號樓3樓C區7診室
你能發現孩子早發育了嗎?
前段日子的門診,我們遇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一位女士帶著一個女童來到門診,女士有些著急的說:女童今年快11歲,已經來例假快半年了。我有些訝異,這么久了為什么都沒想起來早來看看呢?女士告訴我,她是孩子的姑姑,半年前當她得知孩子來例假時,曾勸孩子父母帶到醫院看一看,但都沒有引起重視。今天也是稱帶孩子出來玩,順便過來看一看。我一邊感嘆孩子姑姑盡心盡責,一邊給孩子量身高。10歲11個月,身高142.5公分,看似正常偏矮的身高,卻不像許多家長所想的那樣簡單。
我們先來看看醫學上對于性早熟的定義:
這兩年,隨著疾病科普的越做越好,許多家長應該都有聽說過這樣的一個名詞:性早熟。但大多家長卻并不知道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性早熟。那么女孩到底身體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才叫早熟呢?是初潮來襲嗎?還是乳房發育?
1.第二性征提前出現:女孩8歲前,男孩9歲前出現第二性征發育。
以女孩出現乳房結節,男孩睪丸容積增大為首發表現。
2.線性生長加速:年生長速率高于正常兒童。
3.骨齡超前:骨齡超過實際年齡1歲或1歲以上。
4.性腺增大:盆腔B超顯示女孩子宮、卵巢容積增大,且卵巢內可見多個直徑>4 mm的卵泡;男孩睪丸容積I >4 ml 。
5.HPGA功能啟動,血清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達青春期水平。
性早熟的危害和早期發現
大多數家長對這樣的醫學名詞可能都不太了解,但第一條確是與我們家長的觀察密不可少的。女孩的發育是從乳房凸起出現結節開始的,并不是想許多家長誤解的那樣,女孩子來了例假才是青春期開始了,其實許多母親可以回想下,你小的時候來了例假后身高是不是就不怎么增長了呢?同樣的,男孩子的發育是從睪丸開始的,而不是變聲。女孩的乳房發育與男孩的睪丸發育,由于孩子的害羞的心理和對生理知識的不了解,往往不會主動告訴家長,便十分容易被忽視,等家長發現孩子出現早熟的時候,往往是孩子發育的后期:女孩來例假和男孩變聲。這樣的忽視,導致孩子錯失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對孩子的心理及未來終身高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
回到這個故事上來,10歲11個月的女孩來例假有半年了,可想而知,女孩約在6、7歲便出現了乳房發育,但家長卻不知道,或知道了也沒放在心上。導致同齡的孩子才剛剛開始發育,她卻已經發育早早結束,成為了“與眾不同”的大姑娘了。
女孩的性格比較內向,我們交談的時候一直是姑姑在說,她只是低著頭站在一邊,這是個非常秀氣可人的姑娘,我在心里想,未來她要是個身高150厘米不到的女孩,那會多么可惜。
女孩姑姑個子也不高,約155厘米的樣子,姑姑說:“孩子的爸爸媽媽都不高,媽媽約155厘米左右,爸爸160厘米左右,他們看到女孩在班上個子還不算矮的時候還有些沾沾自喜。”我告訴她:“那是因為人家小朋友還沒有開始發育,我們小姑娘已經發育結束了呀,早熟的孩子往往就會給人造成假象,一開始比別人要高,最終身高卻比別人矮太多。”
“是呀,所以不了解疾病害人呀。”姑姑揪著眉頭這么說。她問我女孩還能長多高,我把女孩支到一邊,再告訴她:“一般女孩來了例假后,還能再長4-6公分。”
姑姑臉上難過的表情溢于言表,沉默了下說:“孩子爸媽要是聽我的早早來看就好了。醫生,我們配合檢查治療,你一定讓我們孩子做個普通孩子。”
我安慰她:“我們先來做些檢查,看下情況怎么樣”一邊告訴她:“平時也要顧忌孩子的感受,不要因為身高給孩子造成過大的心理壓力,不良的心理環境也會對長個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其實相關的檢查也是些非常普通的檢查,骨齡片,只是對左手的一個普通的攝片;抽血、B超、磁共振都再常見不過了,這些簡單的檢查,卻能給孩子的未來帶來質的改變。
重視兒童的性發育異常
我想在這里和許多的家長說,我們在傾心傾力給孩子最豐富的飲食、最好的鍛煉環境、最優質的睡眠環境、最高殿堂的教育的同時,也要善于觀察孩子的發育情況。早發育,早發現,早治療,不讓早熟成為孩子美好未來的絆腳石!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