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直是胃癌發病率較高的國家,占全球的42.5%,也就是說全球有近半數的胃癌病人在中國。而更令醫學專家擔心的是,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19~35歲年青人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那是什么原因讓越來越多的年青人罹患胃癌的呢。

胃癌發病率逐年上升原因是啥
昆明東大肛腸醫院消化科李主任說,年輕人胃癌發病率升高與很多年輕人自身生活習慣不佳,以及胃癌早期癥狀不明顯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首先在飲食方面,現在很多年青人愛吃熏烤、高鹽、辛辣的食物,又嗜好煙酒,這不僅會破壞胃腸道的正常功能,還會嚴重損傷胃黏膜,導致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的發生,從而增加癌變幾率。
另一方面,現在的年輕人普遍工作和心理壓力過大,飲食無規律,睡眠嚴重不足,而這些等原因也是讓越來越的年輕人罹患胃癌的重要因素。
最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胃癌雖是最常見的消化道腫瘤之一,但絕大多數的胃癌早期沒有明顯的癥狀,或僅僅出現上腹不適、反酸、噯氣、食欲減退等非特異性的癥狀,這些癥狀又與胃炎、胃潰瘍等一些胃部慢性疾病癥狀相似,未能引起患者警惕,而忽視了及時就醫檢查,錯過了胃癌最佳的治療時機。
預防胃癌應提升“早篩早診”意識
“臨床上,不同時期的胃癌預后大相徑庭,進展期胃癌五年的生存率低于34%,而早期胃癌五年生存率可達到90%!所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成為影響胃癌預后的關鍵。但遺憾的是,目前我國胃癌的早期診斷率較低,不足10%,和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昆明東大肛腸醫院李主任說。
因此李主任指出,市民要預防胃癌的發生,除了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外(如:三餐規律,不暴飲暴食,飲食清淡等),還應提升自己對胃癌的早篩早診意識。
首先,當出現上腹部不適、心窩隱痛、食后有飽脹感,食欲不振、消瘦,經常嘔吐隔夜宿食和不含膽汁的胃液,大便呈黑色柏油樣等癥狀時,應引起警惕,及早就醫檢查。
其次,五類胃癌高危人群應定期做胃鏡檢查,最好每年檢查一次。
第一,胃癌高發地區的人群;
第二,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
第三,既往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后的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第四,胃癌患者一級親屬;
第五,存在胃癌其他風險因素,比如攝入高鹽飲食、腌制的食物、吸煙以及重度飲酒等等。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