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現在國人最為常見的慢性疾病,而且疾病越來越年輕化,而一旦患上糖尿病卻不加以控制血糖便有可能威脅生命,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吧!
本文目錄
1、糖尿病的癥狀是什么
2、糖尿病的危害
3、糖尿病患者平時需要注意什么?

糖尿病的癥狀是什么
1、經常出現饑餓感,吃得多
由于體內的糖分被當做尿糖排出體外了,所以吃進去的東西不足以維持身體需要的熱量,導致患者總是出現饑餓感,于是大量的吃東西,但是還是感覺到饑腸轆轆,平時不怎么吃甜食的人,也變得開始吃大量的甜食,出現了以上的癥狀就需要考慮是不是患上了糖尿病需要及時的去醫院就診。
2、經常出現手腳麻痹發抖等癥狀
糖尿病人會經常出現手腳麻痹、手腳發抖、手指活動不靈以及陣痛感、劇烈的神經炎性腳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間小腿抽筋、眼運動神經麻痹,重視和兩眼不一樣清楚,還有自律神經障礙等癥狀。
3、出現疲勞、血壓高、尿液呈現發白的情況出現
糖尿病患者常常會無緣無故的感覺到疲勞,特別是上下樓的時候更是明顯,感冒的時候容易長癤瘡或血壓高,尿液呈現出白色,有甜酸的氣味,如果出現了以上的癥狀,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就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比較好控制血糖,并且會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4、眼睛出現疲勞,甚至是出現視力下降等情況
眼睛容易疲勞,視力急劇下降,看不清楚東西,站起來的時候眼前發黑,看東西模糊不清,眼睛忽然變成了近視,出現了老花眼等癥狀,這是糖尿病會引起的視力障礙、視網膜出血、白內障、視力調節障礙等疾病的明顯表現。
5、會出現體重的急劇下降
如果出現了體重不明原因的急劇下降,需要考慮是不是患上了糖尿病,應及時的去醫院就診。

糖尿病的危害
1、對腎臟的危害
因為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腎小球微循環濾過壓異常升高,促進糖尿病腎病發生和發展。早期表現為蛋白尿、浮腫,晚期發生腎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2、對心腦血管的危害
心腦血管伴隨癥狀是糖尿病致命性伴隨癥狀。主要表現于主動脈、冠狀動脈、腦動脈粥樣硬化,以及廣泛小血管內皮增生及毛細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變。血管收縮與擴張不協調,血小板粘聚,脂質在血管壁的沉積,形成高血糖、高血脂、高粘血癥、高血壓,致使糖尿病心腦血管病得病人數和死亡率呈上升指數。
3、對周圍血管的危害
主要以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為主,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圍血管病變,導致局部組織對損傷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注不足,在外界因素損傷局部組織或局部感染時較一般人更容易發生局部組織潰瘍,這種危險最常見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稱為糖尿病足。
4、對神經的危害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殘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神經病變以周圍神經病變和植物神經病變最常見,這是糖尿病的危害之一。
5、對眼睛的危害
糖尿病的高血糖狀態能夠損害視網膜血管,導致血管閉鎖,視網膜組織缺氧,從而視網膜出現微血管瘤、水腫、滲出、出血、新生血管以及玻璃體增殖性病變等一系列病理改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與糖尿病性白內障為糖尿病的危害眼球的主要表現。輕者的糖尿病患者的視力下降,重者可引起失明。這也是屬于糖尿病的危害表現。
6、對物質代謝的危害
糖尿病對物質代謝的危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相對或絕對缺乏,引起糖代謝嚴重紊亂,脂肪及蛋白質分解加速,酮體大量產生,組織未及氧化,肺及腎也未及時調節排出酮體,血酮濃度明顯增高,出現酮癥酸中毒和高滲性非酮癥昏迷,病死率極高,需緊急救治。
7、急性伴隨癥狀
糖尿病危害還包括急性伴隨癥狀,尿病合并感染:得病人數高,兩者互為因果,必然要兼治。常見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和肺結核、泌尿系感染和皮膚感染。危害還在于糖尿病高滲綜合癥:多發生于中老年,半數無糖尿病史,臨床表現包括脫水嚴重,有時可因偏癱、昏迷等臨床表現而被誤診為腦血管意外,死亡率高達50%。

糖尿病患者平時需要注意什么?
1、健康飲食
糖尿病患者要讓血糖維持穩定,避免吃升糖指數過高的食物,比如五谷米就比精致米來得好。此外,有些蔬菜如洋蔥、空心菜、茶類、山苦瓜、山藥等,具有避免血糖上升等功效,建議食用。
2、規律服藥
按時服藥才能將血糖控制在最理想的數值,降低心血管疾病、腎衰竭、失明等嚴重后遺癥的發生。
3、規律運動
應建立持續運動的習慣,而非周末才運動。值得注意的是,運動前最好測量血糖,若血糖大于250mg/dl且有酮尿,則發生酮酸中毒的機會很大,這時就不宜運動。
4、血糖自我檢測
養成天天監測血糖的習慣,以掌握血糖值變化,同時應維持血糖值長期穩定,不要有過大波動。
5、自我解決問題
除了將控制血糖數值當做一項指標,還要配合醫師指示定期回醫院回診,接受更深入的糖化血色素、血脂肪、血壓、體重、腎功能測量,便于了解糖尿病用藥控制狀況。
6、發病緊急處理
糖尿病患或糖尿病患家屬隨時都要注意自身的健康狀況,血糖值固然不宜過高,然而若一旦出現頭暈、昏迷等低血糖癥狀,應立即給予糖水,不然患者有可能因腦部缺氧而造成腦部損傷。
7、降低危險因子
肥胖是糖尿病患最大的危險因子,體重過重會使胰島素的抗性增加,一旦罹患糖尿病必須先做好體重控制,才能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此外,建立拒煙、節制飲酒等良好生活型態,也是避免糖尿病病情惡化的重要因素。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