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抽筋的經驗,當下的不適感讓你不敢亂動,明明運動前就有做伸展操,為什么還是會抽筋呢?抽筋時又該如何舒緩呢?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運動后抽筋的相關知識吧!
本文目錄
1、運動后抽筋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預防運動后抽筋
3、運動后抽筋怎么辦

運動后抽筋的原因是什么?
1、準備活動做得不夠充分,肌肉突然從靜止狀態轉到運動狀態,一時不能適應,發生了攣縮,即抽筋。
2、環境溫度突然改變,肌肉受冷“發抖”,引起抽筋。
3、長時間的運動引起肌肉疲勞,未作休息仍持續運動,肌肉積聚代謝產物(如乳酸等),機能改變引發抽筋。
4、劇烈運動,大量出汗,水分和鹽分流失過多,體內缺少氯化物(主要是食鹽),也會引起抽筋。
5、驟增運動的負荷強度,或突然改變運動的方式而引起肌肉急劇收縮。
6、以不適當的姿勢從事運動或肌肉協調不良。
7、 電解質不平衡:運動中大量出汗,特別在炎熱的氣 候下,會有大量的電解質流失。汗的主要成分是水 和鹽,而鹽和肌肉收縮有關,流失過多的鹽會使肌 肉興奮造成抽筋。
8、缺鈣:我們身體缺鈣就會容易抽筋,因為身體補充的鈣質不夠,鈣磷代謝失調,肌肉纖維中的鈣離子不充足,維生素D含量少,所以肌肉就會痙攣。所以要給身體多補充足夠、能吸收好的蛋白質物質、多曬太陽。
9、肌肉收縮失調或損傷:如過快的連續收縮,使肌肉放松不夠而成痙攣,或運動中,肌肉有反復微細損傷,引起保護性強直收縮。

如何預防運動后抽筋
首先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伸展肌肉,也及就是我們一直說的拉伸。無論是運動前的動態拉伸還是運動后的靜態拉伸都是很好的伸展肌肉的手段。尤其是經常鍛煉身體的朋友,長時間的鍛煉后很容易造成肌肉疲勞而導致的痙攣,所以伸展肌肉顯得尤為重要。
不僅如此,有些時候室內外溫差較大,突然的寒冷刺激也會導致肌肉痙攣。所以運動后我們不要立刻拿過于冰冷的毛巾擦汗以及用冷水來洗澡,天熱時也不要運動后立刻吹空調或者風扇。我們運動后的靜態拉伸不光可以放松肌肉還可以讓體溫慢慢降下來,趨于穩定。
其次如果我們很長時間沒有鍛煉,然后為了減肥或者增肌突然開始鍛煉,切忌不能突然進行強度很大的運動,而是慢慢的提升運動量,最好的選擇是每星期大約提升10%的運動量作用。既然是疲勞最好的選擇自然是休息,充足的睡眠很重要,否則很容易導致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導致抽筋。
從營養攝入方面來講,我們一定要及時補充身體流失的水份,但是也不能太大量的補充。水份會稀釋血液中的鈉離子也會導致抽筋。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多多補充鈣質,牛奶是個很好的選擇,還可以補充蛋白質。
如果已經抽筋了的話,那么我們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針對抽筋部位的按摩,以及拉伸,很多足球運動員抽筋后都會這么做。比如小腿的抽筋我們就可以按摩小腿的腓腸肌以及拉伸。當然抽筋后幾天還會疼痛,是由于牽拉過程中對肌纖維的損傷造成的,我們可以對抽筋部位持續性的按摩,有條件的可以涂點紅花油等外傷藥。

運動后抽筋怎么辦
1、登山
登山時運動過度或姿勢不佳引起肌肉的協調不良,或因登山時或登山后受寒,或因體內的鹽分大量流失,肌肉突然產生非自主性的收縮。應當拉引患處肌肉,使患處伸直,輕輕按摩患處肌肉,補充水分及鹽分,充分休息直至患處感覺舒適為止。
2、騎車
急速騎行很容易引起抽筋,感覺有征兆時,應盡快減速下車。騎車當中發生抽筋時,除了緊急處理外,回家后至少要有數日的熱敷及涂藥按摩,否則抽筋將易再次發生。
3、游泳
游泳時一旦發生小腿肚抽筋,萬不可驚慌失措,否則會因處理不當抽筋更厲害,甚至造成溺水事故。此時應立即收起抽筋的腿,另一只腿和兩只手臂劃水,游上岸休息。在游向岸邊時,切忌抽筋一側的腿用力過度,以免再次抽筋。游泳時抽筋是相對比較嚴重和不可控的,因此,最好在有教練監督和保護的情況下進行游泳運動。
運動時身體出現抽筋狀況,就說明之前的熱身沒有做好,或者現時的運動量已經超過身體本身能夠承受的范圍。其實,避免運動時抽筋,最重要的就是開跑前一定要做好足夠的熱身運動,把筋骨拉開了,舒展開了,才會避免之后的運動不會被抽筋所困擾。同時,運動也要多補水,最好是淡鹽水,以此來平衡體內的鉀和鈉,不至于脫水。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