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大多由肺部感染,如細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敗血癥和膿毒血癥等原因導致,也可因有害液體誤吸入肺部導致,好發于重癥肺炎者、吸入性損傷者、嚴重創傷和感染者。那么,什么是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誘發因素有哪些?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錄
1、什么是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2、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誘發因素
3、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癥狀

什么是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種肺內外致病因素導致的急性、進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早在1950年首先由Tenkin提出休克肺概念,隨著發現存在多種原因導致該種疾患,1967年Ashbaugh提出“呼吸窘迫綜合征”。為區別嬰兒因缺乏表面活性物質導致的肺泡表面張力增加,致使部分肺泡萎陷而引起的呼吸困難,人們將由其他因素導致的在成人多發的呼吸窘迫綜合征統一命名為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此命名的采用的確曾經對此類疾病的準確診斷和治療起到過積極的作用。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誘發因素
1、嚴重創傷
肺與胸部創傷、顱腦外傷和燒傷。
2、休克
感染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
3、高危手術
心臟手術、大動脈手術等。
4、藥物
麻醉藥物過量、解熱鎮痛劑和藥物過敏反應等。
5、代謝紊亂
急性胰腺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和尿毒癥等。
6、血液系統疾病
大量輸血和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7、婦產科疾病
羊水栓塞、子癇和死胎。
8、多次輸血
如有多次輸血的經歷可增加患病的風險。
9、吸入嘔吐物、吸入有毒氣體或煙霧
誤吸可能會引發該疾病。
10、其他
心肺復蘇術后、結締組織病和器官移植等。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癥狀
1、損傷期
在損傷后4~6小時以原發病表現為主,呼吸可增快、加深,但無明顯的呼吸困難、憋氣出現。
2、相對穩定期
在損傷后6~48小時,經積極救治,循環穩定,而逐漸出現呼吸困難。頻率加快可達到超過20次/分,血氧分壓與氧飽和度下降。因異常的淺快呼吸產生頭暈、頭昏、胸悶感,肺體征不明顯。
3、呼吸衰竭期
在損傷后24~48小時,可出現呼吸困難、煩躁不安、口唇青紫。隨著病情加重,呼吸頻率加快可達35~50次/分。胸部聽診可聞及濕啰音,此時使用常規氧療無效。
4、終末期
極度呼吸困難和更嚴重的口唇青紫、手指和腳趾青紫,出現神經精神癥狀,如嗜睡、譫妄和昏迷等。胸部有束縛感,嚴重憋氣甚至咳血痰。此階段缺氧癥狀非常明顯,嚴重者將導致死亡,因此要抓緊救治。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