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結核是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炎癥性疾病,是結核桿菌全身感染在頸椎的局部表現。由于其解剖位置的特點,頸椎結核可壓迫脊髓,引起高位截癱甚至猝死。那么,頸椎結核會有哪些后遺癥?頸椎結核有哪些癥狀?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錄
1、頸椎結核會有哪些后遺癥
2、頸椎結核有哪些癥狀
3、頸椎結核需要做哪些檢查

頸椎結核會有哪些后遺癥
1、截癱
寰樞椎結核可導致進行性痙攣性四肢癱瘓。
2、脊柱畸形
下頸椎及頸胸段結核可引起頸椎后凸畸形。
3、斜頸畸形
疼痛所致反射性、保護性肌肉痙攣多引起斜頸畸形。

頸椎結核有哪些癥狀
1、全身癥狀
全身中毒癥狀表現為午后低熱、夜間盜汗、食欲減退、倦怠、身體消瘦等。
2、斜頸畸形
因為疼痛所致反射性、保護性肌肉痙攣多引起斜頸畸形。
3、神經受累癥狀
包括第九、第十對顱神經受累時出現吞咽困難及聲音嘶啞,出現排尿等待、尿急或尿潴留。
4、顱頸交界處結核
臨床癥狀包括枕頸部疼痛、頸部活動受限、間斷用手托下巴(寰樞椎不穩定者)。
5、咽后壁膿腫
大多數寰樞椎結核可形成咽后壁膿腫,較大膿腫可以產生局部壓迫癥狀,出現聲音嘶啞、吞咽困難和呼吸困難等。
6、疼痛
疼痛是脊柱結核患者最先出現的癥狀,通常較為輕微,休息后癥狀減輕,勞累后則加重,早期疼痛不會影響睡眠,病程長者會有夜間痛。局部疼痛可沿脊神經放射,上頸椎病變放射至后枕部、下頸椎放射到肩或上臂。

頸椎結核需要做哪些檢查
1、T-SPOT實驗
該實驗對診斷結核桿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但需要結合臨床判斷是否為活動性結核病。
2、結核菌素試驗
對診斷有參考價值,結合臨床有助于判斷是否為活動性結核病。
3、分子生物學檢測
該檢查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強、快速、簡便等特點,但是存在假陽性和假陰性問題。且不能鑒別死菌還是活菌,難以將其作為動態監測患者治愈的指標。
4、組織活檢
如果在頸椎病灶中取病理組織檢查發現符合骨結核的組織學改變,可以明確頸椎結核診斷。臨床常用方法包括CT引導下頸椎穿刺活檢法和術中取組織活檢法。
5、血液檢查
紅細胞沉降率即血沉,在評估頸椎結核的病情變化和治療效果時,具有一定的意義。臨床上可用來作為結核病患者復查的指標之一。C反應蛋白也是一種非特異性檢查,較為敏感。血清學檢測結核特異性抗體可對結核的診斷起到補充作用,但目前血清學診斷方法的差異性較大,敏感性較低,不能獨立用于診斷。
6、細菌學檢查
傳統的實驗室細菌學檢查包括涂片鏡檢法和結核分枝桿菌常規培養法。涂片鏡檢法雖然具有快速簡便價格低廉的優點,但是敏感性低,特異性差。結核分枝桿菌培養可以為結核病診斷提供最可靠的證據,同時可用于藥物敏感性測定。其活菌可用于菌種鑒定,為結核分枝桿菌(MTB)與非結核分枝桿菌鑒別診斷提供依據。但其培養時間過長,需要4~8周才能出結果。
7、影像學檢查
X線片檢查是頸椎結核的首選影像學檢查。不僅經濟快捷,還可以了解病變整體情況,但頸椎結核在發病早期時X線多無明顯改變,一般在發病數月至1年才有陽性發現。CT可以發現病變早期的椎體破壞,準確顯示X線平片上不易發現的椎體甚至附件的微小病灶,但這些早期發現不具有診斷意義。在頸椎結核感染早期,MRI上可以僅僅表現椎體炎性水腫的信號改變,這一影像學改變要早于X線片及CT。對于有臨床癥狀而X線及CT上未發現病灶的患者,可檢查MRI以防止漏診。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