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性心肌病的治療周期相對較長,一般需要3~5年的長期持續性治療。一般治療以飲食控制為主,即忌油膩、高嘌呤等容易導致尿酸增高的食物。那么,什么是痛風性心肌病?痛風性心肌病有哪些癥狀?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錄
1、什么是痛風性心肌病
2、痛風性心肌病有哪些癥狀
3、痛風性心肌病需要注意什么

什么是痛風性心肌病
痛風性心肌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其主要病因是通風引發的尿酸鹽在體內蓄積,進而形成結晶所致。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血尿酸增加,可形成痛風結石,進而導致反復發生關節炎。尿酸鹽結晶附著于心臟時,可引起一系列的心臟瓣膜和心肌改變,而且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病變,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此病的主要危害是長期的關節損害以及心腦血管疾病對心臟、腎臟的損害。主要治療方法是進行飲食管理,并治療相關病變等,一般能完全治愈的病例較少。

痛風性心肌病有哪些癥狀
1、炎癥發紅
典型表現為關節的炎癥性反應導致的局部皮膚發紅,也可出現腫脹等表現。
2、運動受限
隨著痛風病情的發展,患者的關節癥狀嚴重影響正常的活動,而出現活動受限的情況。
3、關節疼痛
是痛風最為典型的癥狀表現,往往在疼痛開始后的4~12小時內最為劇烈,身體大部分關節均可出現,但主要以下肢為主。
4、痛風結石形成
是本病最為典型的癥狀表現,行心臟彩超檢查可見心臟附近特別是心肌處,有明顯尿酸結石附著,嚴重者面積較大,對心臟功能造成持續性影響。
5、高血壓癥狀
是本病另外一個重要癥狀,患者表現出頭暈、頭痛、精神疲倦、心律失常等,嚴重者可出現卒中、昏厥,甚至心肌梗死等危險征象,需要及時對血壓進行控制。
6、肥胖
是本病常見癥狀體征之一,通常痛風患者以及痛風性心肌病患者都表現為肥胖或者過度肥胖,體重超過正常標準的20%及以上,從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較高。

痛風性心肌病需要注意什么
1、嚴格飲食控制
嚴格飲食控制能使尿酸下降1~2mg/dl。要做到“三大原則”:不喝酒;不吃動物內臟;少吃海產品,并要充分補充水分。
限制強烈刺激的調味品、香料;限鹽,每天2~5g。
蔬菜除曬干的香菇、紫菜干不宜大量食用外,皆可食用。水果無禁忌。避免大量食用果糖和維生素C。
限制嘌呤攝入量,每天不超過100~150mg。限制蛋白質攝入量,每千克體重不超過0.8~1g。限制總熱量,體胖者每天減少 50g主食為宜。不食高嘌呤的食物,如動物內臟、魚類。不食燉肉,瘦肉、禽肉煮沸后去湯食用。適當限制脂肪的攝入。
2、大量飲水
每天保持2000~3000ml,促進尿酸排除及避免尿路結石。最好每天保持1500ml的尿量。
3、禁酒
酒精在體內會代謝為乳酸,易使體內乳酸堆積,大量乳酸有抑制腎臟排泄尿酸的作用,同時酒精本身會促進ATP分解產生尿酸,易誘發痛風。尤其是啤酒最易導致痛風發作,應絕對禁止。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