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性骨髓炎主要由細菌感染引起,最常見的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之后是否發病除了取決于細菌感染的數量和毒力,還取決于免疫力是否低下。那么,什么是化膿性骨髓炎?化膿性骨髓炎的疾病原因有哪些?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錄
1、什么是化膿性骨髓炎
2、化膿性骨髓炎的疾病原因
3、怎么預防化膿性骨髓炎

什么是化膿性骨髓炎
化膿性骨髓炎是化膿性細菌侵入骨質,引起炎性反應,即為化膿性骨髓炎。病變可侵及骨組織各部分,但主要為骨髓腔感染。致病菌大多數是金黃色葡萄球菌(80%以上),其次是溶血性鏈球菌,其他如大腸桿菌、肺炎鏈球菌等也可引起。細菌侵入途徑大多為血源性,但也可從外界直接侵入。臨床表現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慢性化膿性骨髓炎大多是因急性化膿性骨髓炎沒有得到及時、正確、徹底治療而轉變的。少數低毒性細菌感染,如局限性骨膿腫等,一開始就是慢性發病,急性癥狀多不明顯。如急性期經過及時適當處理,可能痊愈而不形成慢性炎癥。

化膿性骨髓炎的疾病原因
1、免疫缺陷
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發病前,身體其他部位常存感染性病灶。當處理不當或機體抵抗力下降時,病灶內致病菌經血液循環滯留在骨內而引起骨組織急性感染,免疫功能缺陷會使骨髓炎發病增加。
2、細菌感染
創傷后感染
如開放性骨折或骨折手術后而出現的骨組織感染,稱創傷后骨髓炎。
鄰近感染灶
由鄰近組織感染蔓延至骨組織,如貫通傷、異物、壓瘡等感染蔓延至臨近骨骼引起骨髓炎。
血源性感染
致病菌由身體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皮膚癤腫、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等經血液循環播散至骨組織,稱血源性骨髓炎。

怎么預防化膿性骨髓炎
1、肢體出現任何不適均應及時就醫。
2、因病手術者應注意保持切口周圍清潔。
3、患有皮膚癤腫的患者應注意及時就醫,不要自行處置,以免感染。
4、外傷后要及時進行徹底清創,預防感染,增強機體抵抗力,使開放性骨折變為閉合性骨折。避免繼發性感染引發化膿性骨髓炎。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