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大吃大喝,且油膩煎炸、辛辣刺激食物較多,加上飲酒、久坐牌桌等因素,不但腸胃遭不住,肛腸疾病也趁虛而入。據焦作東大肛腸醫院門診統計,節后預約肛腸手術及檢查的患者,相較平時多了三四成。

肛腸患者驟增 手術呈現小高峰
47歲的魏先生,1年前就出現肛周反復腫痛、破潰、流膿的癥狀,過年期間疼痛明顯加劇加重,甚至不能久坐,經檢查診斷為:復雜性肛瘺、混合痔,需手術治療。
“每年春節前后都是肛腸病高發期,以便血、肛門疼痛、腫物脫出、排便異常等癥狀居多。”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副會長、焦作東大肛腸醫院特邀專家劉佃溫教授介紹,經檢查多為急性肛周膿腫、肛瘺、痔瘡等重疾患者,導致年后手術量激增。
不再害怕手術 微創成為新主流
宋先生過年期間就一直腹瀉,肛門墜脹難受,起初以為整日大魚大肉吃壞了肚子,可一連多日癥狀都沒緩解,墜痛反而加重,排便后帶血,還脫出了一個肉團卡在肛門口,就醫后確診為嵌頓痔。
針對宋先生的病情,焦作東大肛腸醫院專家采用痔瘡微創術,不到半個小時即完成治療。術后宋先生也表示,手術很輕松。劉佃溫教授表示,隨著微創技術的臨床應用,痔瘡手術基本可做到全程無痛,大大縮短恢復周期,即便是老年患者也能輕松完成治療。
便血等癥狀易藏惡變 早治是關鍵
劉佃溫教授強調,便血、大便異常、肛門疼痛等癥狀極易潛藏肛腸惡變,如大便出血,這通常是腸癌早期癥狀,卻被誤認為痔瘡、肛裂;排便困難,排便習慣改變,被誤認為是便秘。可見,及早發現和診治這些肛腸癥狀,就能大大降低腸癌患病風險。
針對節后肛腸病高發的情況,焦作東大肛腸醫院提醒大家,一旦有肛腸疾患,請及時就診、規范治療,以免拖延,致使病情越拖越嚴重。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