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中旬,由同仁堂健康大連公司發起的“安心滋養·基地開放日媒體溯源”之旅正式啟動,記者團受邀走進同仁堂健康海參的加工車間,沉浸式參觀體驗了活參宰殺以及一整套海參的凈制加工流程。據悉,這是大連工廠首次對媒體主動開放,公眾終于有機會了解同仁堂健康海參生產的細節。

走進3000余平方米的初加工車間,工人們正在對鮮活海參原料進行宰殺、清洗、煮制等前處理。記者有幸采訪到了同仁堂健康大連公司技術研發總監焦健,據她介紹,同仁堂健康鮮參原料進廠前全部要先經過抽檢,主要是安全標準和有關海參個頭、營養成分等的產品標準。而來自不同產區的原料進廠后都被分別存儲,通過批號可以追蹤溯源到海參的精準原產地。
海參前處理的目的是要在第一時間殺滅海參體內的蛋白酶,避免海參的自我溶解,經過初加工的海參將進入凈制車間,這才是同仁堂健康海參品質高于普通海參真正的奧秘所在。

所謂凈制,就是將海參身上一切不可食用的部分去除掉,只保留海參中好吃、有營養的精華部分。焦工解釋說,因為海參屬于單價偏高的商品,如果買回去泥沙雜質以及要丟棄的部分太多的話,對消費者來說不劃算也不方便,所以要把所有不可食用的部分清除干凈。
同仁堂健康海參凈制加工的第一步就是去除沙嘴。傳統干海參都是帶沙嘴的,需要消費者買回去泡發后自己處理。而同仁堂健康所有類型的海參產品全部去沙嘴,為消費者省心省力。第二步是去除泥沙,海參以泥沙中的微生物為食,體內泥沙清理難度很大,所以市面上有很多海參吃起來有牙磣感,而同仁堂健康海參可以做到幾乎無沙,經檢測含砂量小于1%,國標要求的是小于3%。

同仁堂健康海參還有一項原創的凈制工藝,被稱為“海參SPA”。焦健來到一位正在刷洗海參表皮的工人前介紹說,海參表皮有一層粘膜,相當于人體的角質層死皮,沒有食用價值,隨著加工深入還容易脫落,嚴重影響觀感和食欲,工人們會用專用的工具在不破壞海參肉體的前提下把它刷掉,讓同仁堂健康海參實現360°的凈制。

整個凈制流程全部需要工人純手工完成,包括海參的后續煮制,也有經驗豐富的制參師把控時間和火候,凈制后的海參被送入先進的標準化加工車間被生產成不同類型的海參產品,每個環節都有嚴格的監管標準。大量的人工成本投入和質量把控標準的建立,一如北京同仁堂352年堅守的“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古訓,以滋補的觀念做海參,將品質送去消費者口中。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