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耳子中毒的癥狀表現
2017-05-31 08:29:03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蒼耳子為菊科植物蒼耳干燥、成熟帶總苞的果實,有散風除濕,通竅止痛的功效,為臨床常用藥。有鑒于近一段時間蒼耳子中毒的報道屢見報端,筆者特將有關蒼耳子毒理及中毒防治的內容陳述如下。
毒理:蒼耳過量服用容易中毒,據初步研究,多數學者認為這與其含毒性蛋白有關,也有部分學者認為毒性物質為蒼耳甙和生物堿。毒蛋白是一種細胞原漿毒,其毒性可影響到機體的各個系統,常損害肝、心、腎等內臟實質細胞,使之發生混濁、腫脹、壞死,并使毛細血管擴張,血管滲透性增加,引起廣泛性出血。中毒者常因呼吸及循環衰竭而死亡,同時出現消化及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尤以肝臟損害為甚,有的還因出現肝昏迷而迅速死亡,即使治愈,也易留下肝脾腫大的后遺癥。通過加熱,能破壞毒蛋白的毒性。
毒性:蒼耳全株均有毒,蒼耳子仁脫脂部分的水浸劑毒性很大。若蒼耳子用量過大(30克以上)或誤食蒼耳子10枚以上,可致中毒。金傳山等按0.2毫升/10克劑量給小鼠灌腸,每組10只,觀察24小時內小鼠死亡數量。結果生品致小鼠死亡8只,炒品3只,炒后去刺則無死亡。其所作毒性實驗結果證明蒼耳子炒后去刺毒性最小,炒品次之,生品毒性最大。
中毒癥狀:蒼耳子中毒多在服藥1~3天后發病,吃生蒼耳子者則較快,往往于吃后4~8小時發病。中毒者初見懶動、納呆、惡心嘔吐、腹痛泄瀉或便秘;重者并見頭暈頭痛、精神萎靡、嗜睡乏力、煩躁不安、兩頰潮紅、口鼻周圍蒼黃;部分患者可見尿少、血尿、蛋白尿或黃疸、轉氨酶升高,甚至昏迷抽搐,心電圖可見心動過緩、心律不齊或束支傳導阻滯,易誤診為腎炎、肝炎或腦膜炎等;危重者煩躁不安、腹脹便血、鼻衄、嘔吐、尿閉、心音微弱、血壓下降、呼吸淺表或深長呈嘆息樣,可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