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好會導致抑郁癥嗎
偶爾的睡眠不足常常會令人精神不濟、心情變差、煩躁不安。因為人缺乏睡眠時,會使壓力激素增加,經常失眠的人情況會更加嚴重。研究顯示,長期失眠者罹患重度抑郁癥的幾率比睡眠良好的人多出4到5倍,那么睡眠不好會導致抑郁癥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相關的知識。
睡眠和抑郁關系密切,高達90%以上的抑郁癥患者常抱怨自己睡眠質量不佳,不是睡不好、睡不著,就是幾乎沒睡。患者可能原本并沒有睡日民障礙的問題,基于病情的特點,夜里胡思亂想而難以入睡,然后又因為擔心失眠感到不安,變成惡性循環。有些人因為不安,想借助喝酒幫助自己放松入睡,但酒精容易使人在半夜醒來,反而造成睡眠中斷,加重抑郁的狀態。 對于有失眠現象的抑郁癥患者,醫生通常會協助患者找出失眠的原因,并以藥物、心理治療法,同時治療失眠與抑郁癥,患者不宜自行隨意服用安眠藥,以免加重病情。除了治療外,平常宜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降低失眠發生率。睡覺以外的時間盡量不要使用臥房,尤其不要在床上吃東西,以免氣味殘留,盡量減少會令人分心的因素,讓自己進到臥房就有睡覺的心理準備。遵守睡眠的規律,包括起床和就寢在內,不要隨意熬夜或賴床。留意飲食習慣,晚上盡量不要攝取含有咖啡因的飲食,避免睡前飽食或晚上空腹,也不要養成吃宵夜的習慣,腸胃系統的問題也容易影響睡眠。 睡前1個小時洗個溫水澡,能令人放松身心,加速入睡。不要用太熱的水溫,以免刺激交感神經,反而會振奮精神,讓人不想睡覺。睡前不要看需要思考的書籍或電視節目,以免思慮過度,但輕松的內容則無所謂。
睡眠不好并不會直接導致抑郁癥。在飲食上調節,平時多吃一些奇異果、核桃和蘋果這類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少吃油膩食物、辛辣食物以及少喝酒和咖啡、茶。多參加體育鍛煉,有助于改善睡眠質量,防止失眠。白天也要多加休息及時補充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