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胸痛是怎么回事呢?
隨著現在生活壓力的不斷加大,有許多人在生活當中遇到一些困難或者挫折的時候,總是產生心情低落的現象,如果這種現象比較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抑郁癥,有些出現抑郁癥的人總是覺得自己胸痛,其實這跟個人的精神因素有很大關系,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抑郁癥都有哪些因素吧!
抑郁癥是躁狂抑郁癥的一種發作形式,以情感低落、思維遲緩、以及言語動作減少,遲緩為典型癥狀。抑郁癥嚴重困擾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約15%的抑郁癥患者死于自殺。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和哈佛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抑郁癥已經成為中國疾病負擔的第二大病病。按照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根據對社會功能損害的程度抑郁癥可分為輕性抑郁癥或者重癥抑郁癥;根據有無“幻覺、妄想,或緊張綜合征等精神病性癥狀”,抑郁癥又分為無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癥和有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癥;根據之前(間隔至少2個月前)是否有過另1次抑郁發作,抑郁癥又分為首發抑郁癥和復發性抑郁癥。
胸痛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原因頗多,且胸痛的部位和嚴重程度,并不一定和病變的部位和嚴重程度相一致。外傷、炎癥、腫瘤及某些理化因素所致組織損傷刺激肋間神經,膈神經,脊神經后根和迷走神經公分布在食管,支氣管,肺臟,胸膜,心臟及主動脈的神經未梢,均可引起胸痛。鑒別時可先分析屬于哪一大類,再在此大類中鑒別各個原因。
遺傳因素(10%):
大樣本人群遺傳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與患病者血緣關系愈近,患病概率越高。一級親屬患病的概率遠高于其他親屬,這與遺傳疾病的一般規律相符。
生化因素(25%):
兒茶酚胺假說:主要指抑郁癥的發生可能與大腦突觸間隙神經遞質5-羥色胺(5-HT)和去甲腎上腺素(NE)的濃度下降有關;由于很多抗抑郁劑,如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或者選擇性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等使用后,雖然大腦突觸間隙這些神經遞質的濃度很快升高,但抗抑郁的效果一般還是需要2周左右才會起效,因此又有了5-HT和NE受體敏感性增高(超敏)的假說。
心理-社會因素(25%):
各種重大生活事件突然發生,或長期持續存在會引起強烈或者(和)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體驗,導致抑郁癥的產生。迄今為止,抑郁癥病因與發病機制還不明確,也無明顯的體征和實驗室指標異常, 概括的說是生物、心理、社會(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也正因為抑郁癥目前病因不明,有關假說很多。
一般來說出現抑郁癥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而引起胸痛的原因也是多樣的,所以如果出現抑郁癥胸痛,最好及時到醫院查明原因,對癥治療比較好,抑郁癥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大,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的話,有可能會產生自殺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