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痛風性關節炎介紹
痛風性關節炎多年來已成為高發病,給很多人帶來困擾,它的高復發性,治療的強毒性也讓人們對這個關鍵詞有了很大抵觸。而中醫療法則又給人們帶來了曙光。因為中醫療法高效而且低毒,的確是不可多得的好療法。那么,為什么中醫療法能有這么好的效果呢?
痛風性關節炎多發生在中青年男性和絕經后的婦女,尤其以四十歲以上男性多發。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習慣,飲食結構發生改變,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生越來越多,如高脂肪,高蛋白飲食引起的肥胖癥,精神刺激、過度疲勞等因素引起發病。部分患者稱之為‘肥胖、痛風、糖尿病’、三聯癥。有研究認為痛風的發生與遺傳有相關性。
痛風性關節炎病人多喜食肥甘厚味,生猛海鮮,動物內臟,豆類食品,嗜酒無節制,致使痰濕遏阻,氣機不利,日久郁結,壅生濕熱內毒,聚積關節發病,亦有痰濕、氣血痹阻筋脈發病。根據發病誘因和臨床表現的不同證型進行辨證論治
1、濕熱內毒型:發病急驟,踇趾關節周圍紅、腫、熱、痛,不能著地行走,觸碰疼痛難以忍受,夜臥不安,心煩意燥,數日不便,舌紅或絳體胖,苔黃厚膩或白黃相兼而燥,脈弦滑。治以四妙散,四妙勇安湯、五味消毒飲化裁組方。
2、痰濕痹阻型:關節腫脹,周圍皮膚略暗,脫皮屑刺癢,步態不實,肌膚麻木不仁。舌淡紅體胖,白膩粘苔,脈緩。治以芎歸二陳湯、防己黃芪湯、當歸芍藥散化裁組方。
3、氣血痹阻型:關節腫脹,酸痛無力,活動僵滯,肌膚青暗,肢涼怕冷,舌暗紅或有瘀斑,薄白滑苔,脈沉澀。治以大防風湯、當歸四逆散、蠲痹湯化裁組方。
中醫藥辨證論治多可收到明顯的治療效果,尤其是急性發作期清熱解毒,清除濕熱下注毒邪,消除紅腫熱痛有很大優勢。在間歇期內采取化痰活絡、調治肝脾辯癥施治,同時改變飲食習慣,做到均衡多樣化,避免偏食或攝入過量容易產生高尿酸血癥的食物,保持良好的樂觀精都說,西醫治標,中醫治本。其實,中醫療法的好處不僅止于此,中醫作為我們民族的精華被繼承下來,自然有其獨到之處。對于痛風性關節炎的患者朋友們,如果你們還掙扎在治療的邊緣,請選擇中醫吧,希望各位都能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