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血管瘤怎么辦 血管瘤治療方法大全
新生兒血管瘤是起源于皮膚血管的良性腫瘤,多發生于嬰兒或兒童。多見于頭、頸部皮膚。血管瘤會隨著孩子的長大發生明顯變化,例如范圍逐漸擴大等。治療新生兒血管瘤可以采取手術、激光等方法進行治療。
一: 新生兒血管瘤怎么辦
1: 皮膚血管瘤隨孩子長大會有明顯變化。大多數在生后一歲內血管瘤范圍逐漸增大、膨隆,隨后紫紅色血管瘤上逐漸出現正常皮膚。由多個點狀逐漸擴大,同時血管瘤逐漸變癟,大多數于生后2歲后消退。對于增長快速或本身體積較大、部位較深的病例,可根據情況服藥、局部注射、激光或手術治療。
2: 手術治療:適用于局限的、面積不大的體表血管瘤,且術后不會影響美容者。臨床觀察發現,手術后,血管瘤的復發率約為5%,但草莓狀血管瘤術后復發率較低。對于那些有血管瘤綜合征者(即各種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全身有出血傾向者),更應積極準備亞急診手術。
3: 激光和冷凍治療:適用于面積不大、不會影響美容的部位。在激光束照射下,數秒鐘內組織變性、凝固壞死、炭化和氣化。激光照射后的組織反應與燒傷類似,最后會遺留皮膚的瘢痕等改變。由于激光嚴重干擾了血管瘤內的血流動力學,減緩了血管瘤的生長,因此有利于病灶的自然消退,但它難以根治血管瘤。冷凍療法,是將病損組織快速凍傷、壞死,因局部反應較大,已較少用。
4: 放射與放射性核素治療:X線照射不良反應較大,因此少用。目前,主要用于引起血小板減少及貧血的巨大血管瘤,放射性核素對草莓狀血管瘤療效特別好,治愈率可達95%,年齡越小,療效越好。但其遠期不良反應仍相當嚴重,包括骨骼、乳腺、生殖器、晶狀體、甲狀腺及皮膚等,會有較高的癌變性。
5: 激素治療:激素對生長期的草莓狀血管瘤效果較好,半歲以內的嬰兒特別適用,一歲以后效果較差。適用于顏面、耳、鼻等不適合手術切除的病灶,以及大面積迅速增大的血管瘤和巨大血管瘤合并血小板減少者。激素給藥可經口服或靜脈注射,也可局部注射,用藥后,多能明顯促使血管瘤退化。激素療法的療程一般為一個月左右,最好不要超過兩個月。激素的不良反應也是多方面的,停藥后多能恢復。
6: 觀察變化:如前所述,血管瘤尤其是草莓狀血管瘤,有自行消退的可能,因此,對生長緩慢、其他療法又會毀容的病灶,可密切觀察其變化,有必要時,再考慮治療。
二: 在醫療技術迅速發展的天,血管瘤已經不再是一種讓人“談而色變”的難治之癥。只要在發現的初期家長給予足夠的重視,盡快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治療,治愈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