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熱、感冒、怕冷 頭痛 渾身酸痛 是產后血虛熱
因血虛所致的發熱。又名血虛熱。由吐衄便血、產后崩漏或飲食勞倦內傷脾胃所致。那么產后虛熱的癥狀有哪些呢?
產后血虛熱癥狀
1。臨床表現產后發熱一般為低熱,午后為著,或則熱勢頗著,狀若高熱,但喜熱,面色蒼白或萎黃,眩暈目花,耳鳴心悸,或則煩躁內熱,面赤如涂朱,但又惡寒喜熱飲,并有產后產時出血較多的病史。 2。檢查全身及婦科檢查,除低熱或發熱較高外,一般無明顯的病變,實驗室檢查,可見紅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比積等降低。
感冒
由于分娩是耗損氣血,身體抗病能力減低,容易感冒,癥狀和一般虛人敢冒相似,發熱,怕冷,頭痛,渾身酸痛,自汗或沒有汗,或寒熱往來,或有咳嗽,流涕,嘔吐。舌質淡潤,苔薄白或微黃,脈多浮數。血虛 由于產婦耗血過多,陰虛生內熱,往往下午發熱,怕風怕冷,夜間發熱稍重,面色黃,或心中煩躁,頭暈目眩,或有耳鳴,心跳,口干燥不想喝水,大便秘結。舌質淡,胎少或無苔,脈細數。
調理氣血,力避產后病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產后調養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補養氣血,防止感冒,二是要注意保持精神愉悅。專家解釋說,女性產后身體需要休息,又要兼顧哺乳的工作,生活瑣事較多,很容易造成情緒波動。“中醫講‘百病生于氣’,由于氣機不調,常常引起肝胃不和,胃病、胃痛、胃脹等癥狀。”專家告訴記者,肝胃不和,消化就不好,一旦消化不好,再進補藥則更加重腸胃的負擔,必須先調養肝胃,達到身體各方面平衡后再進行產后進補。
產后血虛熱吃什么
中藥補氣血常用的方法有峻補法、中補法、平補法、清補法。峻補是用強力補益藥治療氣血大虛或陰陽暴脫的方法,一般情況下只有產后氣血大虛、且是陽虛體質的產婦,如果不具有這些癥狀,就不需要服用峻補的藥物。中藥補氣血具有很大的選擇性,可以根據產婦的具體癥狀來選用。
“有些產婦常常因為吃雞而導致發燒、咳嗽等,甚至引發其他衍變的情況,用中醫的說法就是把寒邪蓋住了,這種情況,產婦應該先吃一些解表的藥物,先吃肉圓之類的食品,然后再逐步再吃雞、魚一類的食品。”
有些產婦擔心服用中藥會對嬰兒產生不良影響,且擔心中藥會使乳汁變苦。那么“坐月子”的過程中是否適宜服用中藥呢?杜醫生解釋說,“產后用中藥補養,能使產婦能盡快恢復健康,對產婦是有益處的,而且對嬰兒不會產生影響,可放心服用。產后大多數的補養藥物都屬于甘溫,黨參、黃芪、當歸、白術、薏仁等,味道都比較好吃,沒有苦味,不會影響乳汁的味道。”
產后血虛熱喝蜂蜜
蜂蜜有祛病養神抗衰老。蜂蜜是蜜蜂采集的植物花蜜或植物細胞滲出的蜜露混以蜜蜂的唾液分泌物,經充分釀造后,貯藏在蜂巢的甜性物質。到目前為止,蜂蜜中檢出的物質有180余種,主要成分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等單糖(75%以上)組成,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另外還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同時能產生大量的熱量而不含有脂肪,是絕好的滋補品和天然藥品。
蜜奶飲
積安堂洋槐花蜂蜜50毫升,牛奶50毫升,黑芝麻25克。黑芝麻搗爛,同蜂蜜、牛奶調和,早晨空腹溫開水沖服。適宜于產后血虛。腸燥便秘。面色萎黃、皮膚不潤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