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腦梗塞的癥狀有哪些
2017-05-13 15:15:15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腔隙性腦梗塞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主要是高血壓動脈硬化所致。腔隙性腦梗塞多見于老年人群體,發展腔隙性腦梗死的幾率非常大。而腔隙
腔隙性腦梗塞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主要是高血壓動脈硬化所致。腔隙性腦梗塞多見于老年人群體,發展腔隙性腦梗死的幾率非常大。而腔隙性腦梗塞的癥狀主要表現在惡心嘔吐等癥狀。
1、中腦丘腦綜合癥:
通常是大腦后動脈的深穿支,丘腦、下丘腦和中腦旁正中動脈阻塞所致。典型的梗死灶呈蝶形,累及雙側中腦旁正中區、丘腦底部和丘腦。臨床表現為一側或雙側動眼神經麻痹、Parinaud綜合征,或垂直性凝視麻痹伴嗜睡、意識喪失和記憶障礙。
2、基底動脈下部分支綜合癥:
是由于基底動脈下段或椎動脈上段的小分支閉塞,導致下丘腦、腦干被蓋部梗死。表現為眩暈、眼球震顫、復視、側視麻痹、核間性眼肌麻痹、吞咽困難、小腦性共濟失調、步態不穩、面肌無力、眼部燒灼感及三叉神經分布區麻木感。
3、構音不良一手笨拙綜合癥:
約占20%,病灶在腦橋基底部或內囊前肢及膝部。表現為明顯的構音障礙、吶吃、吞咽困難,一側手輕度無力及精細運動障礙等共濟失調,并可伴有同側中樞性面、舌癱,反射亢進及病理征陽性,行走時步態不穩,但無感覺障礙。本型病前無TIA,起病急,癥狀迅速達高峰。
4、純運動性輕偏癱:
常見,通常為對側內囊后肢或腦橋病變,表現面部及上下肢大體相同程度輕偏癱,不伴感覺,視覺及皮質功能缺失如失語,腦干病變不出現眩暈,耳鳴,眼震,復視及小腦性共濟失調等,多在2周內開始恢復,PMH亦可由頸內動脈或大腦中動脈閉塞,硬膜下血腫或腦內占位性病變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