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雜交水稻的應用推廣,使單位面積產量得到提高并減少用種量,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轉基因技術突飛猛進,已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雜交水稻和轉基因水稻的區別是什么?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本文目錄
1、雜交水稻和轉基因水稻的區別是什么?
2、雜交水稻什么時候問世?
3、雜交水稻畝產量最高是多少?

雜交水稻和轉基因水稻的區別是什么?
轉基因水稻是人類對水稻物種基因進行了干預或導入不同物種的基因,導致物種基因實質改變;而雜交水稻則是人類將不同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得到的雜種水稻。也就是說,雜交是一個重新排列篩選的過程,轉基因則是引入新的表達因子,是另一個重新創造物種的過程。雜交水稻暫未發現什么對人體不利的因素,但轉基因水稻及相關的轉基因產品則因有可能產生不可預見的生物突變,以及在食品中產生較高水平的新的毒素,而頗具爭議。

雜交水稻什么時候問世?
雜交水稻問世時間是1973年。1964年,袁隆平率先在我國開展雜交水稻研究,1971年2月調到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專門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工作。1973年,以他為首的科技攻關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成功培育雜交水稻,實現了雜交水稻的歷史性突破。
1、雜交水稻配套成功后,1975年冬,國務院就做出了迅速擴大試種雜交稻的決定,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加大投入,于是當時在湖南大地出現了千軍萬馬下海南的動人場景。當年在全國多點示范的面積達5600多畝(1畝=1/15公頃),1976年示范推廣的面積就高達208萬畝。
2、1976年至1988年間,全國累計種植雜交稻的面積為12.56億畝,累計增產水稻1000億千克以上,僅1987年,雜交水稻增收的糧食就達150億千克,而當時遼寧省一年的糧食產量也只有127億千克。

雜交水稻畝產量最高是多少?
2020年11月2日在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進行的袁隆平領銜的雜交水稻雙季測產達到了畝產1530.76公斤,其中早稻619.06公斤、第三代雜交水稻晚稻品種“叁優一號”911.7公斤,超過了1500公斤的預期目標,是目前雜交水稻最高產量記錄。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