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傳統文化 > 正文

漢族習俗 漢族傳統廟會有多熱鬧

2016-05-25 09:19:13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它又是伴隨著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

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同時,這一時期的道教也逐漸形成。它們互相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生存競爭,在南北朝時都各自站穩了腳根。而在唐宋時,則又都達到了自己的全盛時期,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如圣誕慶典、壇醮齋戎、水陸道場等等。佛道二教競爭的焦點,一是寺廟、道觀的修建。二是爭取信徒,招徠群眾。為此在其宗教儀式上均增加了媚眾的娛樂內容,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善男信女們趨之若鶩,樂此不疲,而且許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隨喜添趣。為了爭取群眾,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廟觀的方式擴大影響。北魏時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動就是如此。所謂“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巡行的一種宗教儀式,所以又稱“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陽后,大興佛事,每年釋迦牟尼誕日都要舉行佛像出行大會。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陽城各寺都將佛像送至景明寺。

多時,佛像有千余尊。出行時的隊伍中以避邪的獅子為前導,寶蓋幡幢等隨后,音樂百戲,諸般雜耍,熱鬧非凡。唐宋以后廟會的迎神、出巡大都是這一時期行像活動的沿襲和發展。并漸次推廣到四川、湖廣、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風才衰落,很少見于記載。

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們還在寺、觀中舉辦道場,定期進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動,坐等信徒俗眾前往齋戒聽講,頂禮膜拜。

原來屬于民間信仰的報賽酬神活動,紛紛與佛道神靈相結合。其活動也由鄉間里社逐漸轉移到了佛寺和道觀中進行。

在佛、道二教舉行各種節日慶典時,民間的各種社、會組織也主動前往集會助興。這樣,寺廟、道觀場所便逐漸成了以宗教活動為依托的群眾聚會的場所了。

而這些宗教活動逐漸世俗化,也就是說更多的是由民間俗眾出面協商舉辦。這種變化,不僅大大增加了這些活動自身的吸引力和熱鬧程度,也使這些活動中的商貿氣息隨著群眾性、娛樂性的加強而相應增加。在宗教界及社會各界的通力協助下,使廟會活動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雖然這一時期的廟會不論從其數量還是規模,在全國都已形成蔚為大觀的局面,但就廟會的活動內容來說,仍偏重于祭神賽會,而在民間商業貿易方面相對薄弱。廟會的真正定型、完善則是在明清以至于近代。

早期廟會僅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交流的需要,廟會就在保持祭祀活動的同時,逐漸融入集市交易活動。這時的廟會又得名為“廟市”,成為中國市集的一種重要形式。隨著人們的需要,又在廟會上增加娛樂性活動。于是過年逛廟會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過年內容。但各地區廟會的具體內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廟會風俗,起源于祭祀活動。《禮記》中記載: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子貢觀摩為酬謝農神而舉辦的祭祀活動,并評價說“一國之人皆若狂”。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同時,這一時期的道教也逐漸形成。它們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生存競爭,在南北朝時各自站穩了腳根,在唐宋時,則又都達到了自己的全盛時期,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

如圣誕慶典、壇醮齋戒、水陸道場等等。佛道二教競爭的焦點,一是寺廟、道觀的修建。二是爭取信徒,招徠群眾。為此在其宗教儀式上均增加了媚眾的娛樂內容,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善男信女們趨之若鶩,而且許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隨喜添趣。為了爭取群眾,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廟觀的方式擴大影響。

北魏時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動就是如此。所謂“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巡行的一種宗教儀式,所以又稱“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陽后,大興佛事,每年釋迦牟尼誕日都要舉行佛像出行大會。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陽城各寺都將佛像送至景明寺。出行時的隊伍中以辟邪的獅子為前導,寶蓋幡幢等隨后,音樂百戲,諸般雜耍,熱鬧非凡。唐宋以后廟會的迎神、出巡大都是這一時期行像活動的沿襲和發展。

魏晉南北朝時,佛道二教興起,商品交換日益頻繁,寺廟為商業活動提供了商機,廟會就此開始了。簡言之,廟會由祭祀活動而產生,因娛樂大眾而發展,為商品交換而興盛。

北京最早的廟會,在老北京眼里應是“燈市口”廟會。現在已不復存在了。明朝時,著名的燈市在東華門外,燈市長二里,白天是市場,夜晚張燈火。

閩粵海外的珍異,三代六朝的古董,四民穿著的服飾,老少皆喜的食品,所謂“日市開場,貨隨類分”。入夜,張燈結彩,齊奏鼓樂,施放焰火。到了清初,東華門的燈市盛況不再。這是因為滿族人進北京,只準旗人居住內城,把漢人全都趕到前三門外,于是,東華門外的燈市與西單城隍廟的廟會移到了前門外的靈佑宮與廣安門內的慈仁寺(今報國寺),至今東華門外只保留了燈市口的舊名。

在明代,都城隍廟的廟會規模也相當可觀。明代的《燕都游覽志》說:“廟市者,以市于城西之都城隍廟而名也,西至廟,東至刑部街,約三里許,大略與燈市同。每月以初一、十五、二十五開市,較多燈市一日耳。”都城隍廟中供奉著守護北京城池的神仙———城隍老爺。清末一場大火,將廟燒毀。然而這座古廟于老北京有著密切的關系,故被確定為北京廟會的誕生地,雖然它不復存在了。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四虎免费视频| 97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 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国产精品第12页|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 九九99精品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老司机无码精品A| 99RE6热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吹潮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一区|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 九九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 国产精品午夜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 2018国产精华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李雅| 午夜精品久久影院蜜桃| 久久国产美女免费观看精品| 97精品依人久久久大香线蕉97 |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国产精品va无码免费麻豆|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青青日本|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91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不卡| 国产精品美女乱子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