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傳統文化 > 正文

云南哈尼族的“黃飯節”為何要向布谷鳥祭祀

2016-06-08 17:11:00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云南元江哈尼族的“黃飯節”,是和生產節令相關的具有濃郁地方民族特色的節日。每年的陽春三月,萬物復蘇,百花爭艷時,按照哈尼族的傳統習

云南元江哈尼族的“黃飯節”,是和生產節令相關的具有濃郁地方民族特色的節日。每年的陽春三月,萬物復蘇,百花爭艷時,按照哈尼族的傳統習慣,家家戶戶都要蒸好噴香的黃色糯米飯,煮好紅鴨蛋,向報春的布谷鳥虔誠的敬獻。祭祀完畢,人們開始唱起動聽的“春耕歌”,做農耕準備。村子里德高望眾的老者還要觀測天象,推測吉日,拔幾叢秧苗栽進自家田里,意為“開秧門”。哈尼族山寨一年一度的春耕活動就此開始。傳說這樣做可使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眾生吉祥。

哈尼族的苦扎扎節,是在每年農歷五月的第一個申猴日開始,三至五天。這時剛栽完秧,農活少,人們歡聚一堂,主要活動是打秋千。節日的第一天,各村寨要上山挑選一棵粗直的松樹做磨秋桿。秋桿有規定尺寸,黑夜砍好,黎明前運回村,第二天,家家殺兩只雞一只鴨獻秋木。然后是立磨秋,豎轉秋、架甩秋。磨秋就是用堅固的栗木栽在地里,頂端削尖做軸心,再把數丈長的松木橫桿的中間段鑿凹架上即成。

打磨秋時,橫桿兩端騎上相等的人,輪流從腳蹬地使磨秋起落旋轉,像磨一樣。轉秋比較復雜,是在相對距離三四米處各栽一棵長4米的粗壯栗木,頂端鑿出滑槽,再用一根木為橫桿搭入滑槽,橫桿中間串上約兩米的X形的四根木料,每X形的頂端系一根纜繩,人面向外坐,腳落地的人一蹬地就反轉起來。甩秋很似漢族的打秋千。

第三天,太陽出來,小伙子們有的穿上女裝,用鍋底煙灰把臉畫得花里胡哨,或戴上假面具;有的穿上扯成一條條布片的褲子,腰上掛著響鈴,開始走村串寨。這時姑娘們則合著鼓點跳起了猴舞。一時間,人人精神煥發,盡情歌舞,滿場都是歡聲笑語。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偷拍无码不卡av|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 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日韩精品观看| 全球AV集中精品导航福利|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2021|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www|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欲帝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四虎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国自产拍天天拍2021|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va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福利尤物免费| 99久久精品毛片免费播放| 成品人和精品人的区别在哪里 |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久久99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99j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女精品视频在ktv|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伊人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99国产精品| 98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国内精品在线播放| 一本之道av不卡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