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將戴安瀾的后人今何在?戴安瀾后代子女
戴安瀾,1924年加入北伐軍,1925年入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翌年參加北伐。國民革命軍第五軍第200師師長,著名抗日將領,以遠征緬甸聞名。1939年12月在廣西昆侖關與日軍第5師團激烈鏖戰,戴安瀾指揮有方,重傷不下火線,擊斃日軍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贏得著名的昆侖關大捷。1942年3月戴安瀾率200師西出云南,打退了日軍20多次沖鋒,殲滅敵軍4000多人,5月16日戴安瀾于指揮所部撤退途中,不慎中彈負傷,至5月26日逝世,享年38歲。
戴安瀾與妻子王荷馨共有四個子女,四個子女都投身到了社會主義建設之中。
兒子:戴復東,1928年出生于廣東省廣州市,1952年7月畢業于南京大學建筑系(現東南大學建筑學院),畢業后任教于同濟大學。現任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建筑學會名譽理事,上海建筑學會名譽理事,東南大學上海校友會會長。1984年他在美國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作訪問學者時,獲得貝聿銘華人學者獎學金的第一屆獎金,用這筆獎金,他單身乘公共汽車遍訪美國32城市,對其城市、鄉村,各方面環境獲得第一手資料。
參加大型規劃二項,均獲一等獎;參加國內外設計競賽,獲一等獎4項;設計工程70余項獲省部級獎2項。撰寫專著7部,論文107篇,譯書1部,并取得國家二項專利。現擔任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并任中國建筑學會名譽理事、上海建筑學會名譽理事。
女兒:戴藩籬,上海政協委員。
兒子:戴靖東,原南京理工學院教授。
兒子:戴澄東,高級工程師。1964年畢業于華東水利學院(現河海大學),先后任江蘇水利廳副廳長、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在此,向抗日名將戴安瀾將軍致敬。也向他的四位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出貢獻的后代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