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三國時期的八大孝子:臥冰求鯉的主人公是誰
我們熟知的三國是一個兵荒馬亂、人才輩出的時代,關(guān)羽、諸葛亮、曹操的英雄故事我們都是耳熟能詳。但也許有人不知道,就在那樣一個英雄高產(chǎn)的時代,也同樣誕生了許多著名的孝子。讓我們一其了解下三國時期的八大孝子,一起學習古人的感恩之心吧。
徐庶
徐庶是劉備的第一位軍師,得其輔佐后,劉備軍屢次戰(zhàn)勝曹軍,新野一戰(zhàn),助劉備大破曹仁的“八門金鎖陣”。曹操聽聞徐庶才能卓越,十分擔心,問帳下謀士有何良策,程昱便獻計假托徐母病重、見子心切,將徐庶騙去了曹營。
徐庶是個孝順的人,收到母親病重的來信,沒有思索真假,早已心急如麻。次日,徐庶便辭別劉備,走前將“臥龍”諸葛亮推薦給了劉備。來到曹營,徐庶見母親安然無恙,才知道是中了曹操的奸計。而徐母得知因其“去劉歸曹”勃然大怒,斥責他一番后竟自縊而死。從此,徐庶發(fā)誓終生不為曹操獻一計一策。
畢諶
畢諶是東漢末年曹操的部下官員,因平定黃巾賊有功被曹操任命為別駕從事。后來,張邈與陳宮叛迎呂布,畢諶的母親、弟弟、妻子、兒女都在東平,俱被張邈劫持。曹操打算拜別遣還畢諶,說:“你的老母親在張邈那兒,可以離去。”畢諶頓首向曹操表明自己沒有二心,曹操感到很欣慰,并為他涕泣流淚。
可曹操離開后不久,畢諶還是逃回了東平。等到呂布被破,曹軍生擒了畢諶,大家都為畢諶擔憂,曹操說:“作為人能孝順他的親人,不也會忠于君主的嗎!這正是我所需求的啊。”于是畢諶沒受責罰,反而被任命為魯國相。
姜維
姜維是蜀漢著名將領(lǐng),《三國演義》形容他是自幼熟讀兵法,奉母至孝,智勇雙全。年輕時,姜維曾是守衛(wèi)天水郡的魏國大將,多次看破諸葛亮的計策。
諸葛亮喜愛姜維之才,想收其為自己的助手。他得知姜維是個孝子,其母住在冀城,便想出一條計策:命魏延虛張聲勢打冀城,姜維得知消息,便請兵殺回冀城救母。諸葛亮又派俘將夏侯杼木帶兵前往冀城勸姜維投降。夏侯懋走到半路,聽老百姓說姜維已獻城降蜀,他只好往天水郡來。夏侯懋進城,把姜維已投降蜀兵的消息告訴了天水郡守城官兵。深夜,諸葛亮讓人假扮姜維打天水郡。守城官兵更認定姜維降蜀是事實了。
而維苦守冀城,糧草缺乏。一日帶兵劫糧,蜀兵乘虛取冀城。姜維失城只好向天水郡逃去。天水郡眾將,誤認姜維已經(jīng)投降,不準他進城。姜維無奈落荒而去。走不到數(shù)里,諸葛亮乘車而出,姜維見自己陷入重重包圍之中,便下馬投降了諸葛亮。
孫登
孫權(quán)的長子孫登是個極為孝順之人,只可惜33歲便早逝。孫登的生母地位低賤,孫權(quán)寵愛徐夫人,就讓她以養(yǎng)母的身份撫養(yǎng)孫登。后來徐夫人失寵被廢,流放到了吳郡。孫權(quán)的新歡步夫人,考慮到孫登是未來接班人,也會上門巴結(jié),經(jīng)常送一些禮物給他,聯(lián)絡(luò)感情。
孫登雖然不好拒絕,但也只是禮節(jié)性地說幾句謝謝關(guān)心,然后收下。但徐夫人送給他的衣服,他都要先認認真真地洗個澡,然后才穿上。孫登將被冊立為太子時,他對孫權(quán)說:“要立太子,應(yīng)先立皇后。”孫權(quán)說問:“你的母親在哪里?”孫登答:“在吳郡。”意思就是說養(yǎng)母徐夫人才是他的母親。孫權(quán)因此沉默無語。猶豫不決,很久沒有確立正式的皇后。
陸績
陸績是我國古代“二十四孝”之一。《二十四孝》詩曰:孝順皆天性,人間六歲兒。袖中懷綠桔,遺母事堪奇。
陸績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shù),袁術(shù)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shù)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shù)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從此以后,“陸績懷橘”便傳為佳話。元代郭居敬將其編入《二十四孝》。
孟宗
孟宗也是我國古代“二十四孝”之一,成語“哭竹生筍”的主人公。《二十四孝》詩曰: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shù)竿。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
孟宗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y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shù)莖嫩筍。孟宗大喜,采回做湯,母親喝了后果然病愈。孟宗后來官至吳國司空。
鮑出
鮑出天生魁偉,生性至孝。據(jù)《三國志·魏書十八·閻溫傳》中記載,一天鮑出不在家,一伙強盜把他母親劫走。鮑出聞訊后,怒發(fā)沖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顧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殺了十幾個賊人,終于追上了劫掠他母親的強盜,遠遠看見母親和鄰居老嫗被綁在一起。
鮑出大吼一聲,奮力上前。眾賊見他來勢兇猛,銳不可擋,嚇得四散逃命。鮑出顧不上追敵,徑直跑上前來,叩頭請罪。跪著給母親和鄰居老人解開綁繩,將她們解放回家。 后來戰(zhàn)亂紛起,他就侍奉母親到南陽避難。賊亂平定,其母思歸故鄉(xiāng)。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轎難行,鮑出思慮再三,就編了一個竹籠,請母親坐在籠中,將她背回家鄉(xiāng)。
后人有詩贊曰:救母險如履薄冰,越山肩負步兢兢;重重危難益堅忍,孝更絕倫足可矜。
王祥
王祥是我國古代“二十四孝”之一,“臥冰求鯉”的主人翁。《二十四孝》詩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一片臥冰模。
王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所以王祥的父親也不喜歡他,常讓他打掃牛圈,但王祥卻更加恭謹。父母有病時日夜伺候,不脫衣睡覺,湯藥必自己先嘗。王祥家有棵紅沙果樹結(jié)了果實,母親令王祥守護,每逢有大風雨,王祥總是抱住樹哭泣。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隱居二十余年,后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nóng)、司空、太尉。
相關(guān)文章
推薦閱讀
- 1史上結(jié)局最好的亡國之君:后代開創(chuàng)日本新時代
- 2國軍抗戰(zhàn)英烈方叔洪:血戰(zhàn)魯南被敵軍包圍自殺殉國
- 3抗戰(zhàn)英烈楊裕民:棄筆抗日的著名化學家病逝太行
- 4孫中山兒子孫科晚年窘迫:買不起新書啃番薯度日
- 5國軍抗戰(zhàn)英烈馬威龍:蘭封戰(zhàn)役大戰(zhàn)土肥原師團
- 6孫中山獨子孫科引領(lǐng)四宗最:創(chuàng)辦中國最早民航公司
- 7國軍抗戰(zhàn)英烈朱家麟:115旅旅長犧牲在徐州突圍戰(zhàn)
- 8抗戰(zhàn)英烈馬爾琴科夫:犧牲在中國的蘇聯(lián)飛行員
- 9東吳末帝孫皓:挖美女眼睛上癮的殘暴亡國之君
- 10抗戰(zhàn)英烈王光宇:率抗聯(lián)百戰(zhàn)牡丹江傷重不治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