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中華民族的三大始祖之一 炎帝

2017-02-10 22:32:13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炎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又稱赤帝、烈山氏,距今約四千多年前生于姜水之岸(今陜西寶雞一帶)。他與黃帝結盟并逐漸形成了華夏族,這才有了今

炎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又稱赤帝、烈山氏,距今約四千多年前生于姜水之岸(今陜西寶雞一帶)。他與黃帝結盟并逐漸形成了華夏族,這才有了今天的炎黃子孫。

姓:伊耆,后改姓姜氏:烈山氏名:石年

生平簡介炎帝與黃帝是華夏族的始祖。《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今陜西武功縣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今陜西寶雞市清姜河)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中國歷史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因此,他們是起源于陜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的兩個血緣關系相近的部落首領。后來,兩個部落爭奪領地,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后稱為漢人,唐朝以后又稱為唐人。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后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

炎帝始生地在姜水,軒轅氏族始祖黃帝始生地在姬水,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就有定論。《國語?晉語》中記載:“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姜水在寶雞地區,這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時代,中國古地理學家評道元就明確地寫人《水經注》中。明代天順五年《一統志》記載:“姜水在寶雞縣南。”即今寶雞市區渭河南姜水邊的姜氏城。寶雞市區渭河南有浴圣九龍泉,泉上有唐建神農祠,祠南蒙峪口有常羊山,常羊山有炎帝陵,均在(寶雞市)渭濱區益門鄉(神農鄉)境內,都是眾民百姓祭祀先祖炎帝的場所。一說即神農氏(或神農氏的子孫)。相傳其母名女登,一日游華陽,被神龍繞身,感應而孕,生下炎帝。傳說炎帝人身牛首,頭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長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炎帝少而聰穎,三天能說話,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穡之事。他一生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豐食足衣;為了讓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嘗遍了各種藥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樂器,讓百姓懂得禮儀,為后世所稱道。據《史記》等古籍追記,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為有嬌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長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稱。據《綱鑒》等記載:“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樸,重端愨,不岔爭而財足,無制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東至腸谷,西至三危,莫不從其化。”《越絕書》說:“昔者神農之治天下,務利之已矣,不望其報;不貪天下之財,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貴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炎帝的傳說炎帝姓姜。相傳他牛頭人身,是以羊為的氏族首領,就是現在的羌族。最初,這個氏族活動于姜水流域,就是現在的寶雞市清姜河,后來進入黃河中游,與九黎族發生了長時期的沖突。九黎族的首領叫蚩尤,獸身人面,銅頭鐵脖子,頭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劍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種猛獸為圖騰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個氏族,是勇悍善戰的強大氏族部落。蚩尤把炎帝驅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干河流域),炎帝向黃帝求援,雙方在涿鹿大戰一場。蚩尤請風伯雨師興風作雨,造了大霧使的士兵迷失方向,黃帝請旱神女魃,把天氣放晴,造了“指南車”辨別方向。這場激烈戰爭的結果是蚩尤失敗,被殺死了。黃帝取得了勝利,被推舉為“天子”。史學界日趨支持另一種說法,炎帝同黃帝一樣是一種帝位,而炎帝一系世代居住在渭河流域的姜水,后期神農氏部落執掌炎帝之位,而黃帝族部落,公孫姓,興起于渭河流域的姬水,而此時的神農氏部落已經無力征討號令天下,黃帝開始征討諸侯,積蓄實力,在阪泉也即涿鹿(河北)與炎帝神農氏決戰,炎帝神農氏一戰被擊潰,黃帝得以號令天下諸侯,流放炎帝神農氏于南方楚地,而另有不服從黃帝號令的南方蚩尤部落,本是炎帝神農的部屬,揚言為炎帝報仇,糾集部眾與黃帝戰,數次擊敗黃帝,最后被黃帝利用計謀擊敗并殺,黃帝其后又先后平定蚩尤余部--刑天氏叛亂,最終一統天下,同時考慮到炎帝眾望所歸,民望猶盛,后來將其召回輔政,合并炎帝神農氏部落,后稱炎黃部落...

炎帝和神農氏

神農氏和炎帝到底什么關系?兩者是否為同一人呢?關于炎帝和神農氏的關系問題,

學術界長期以來形成了觀點截然相反的兩派:一派認為炎帝就是神農氏。這一派的觀點現在占上風,算是主流派,比如湖南的炎帝陵紀念館就是把炎帝作為神農來祭祀的,所以紀念館內就有炎帝嘗百草的主題。而另一派則認為炎帝和神農是兩個系統的人,扯不上關系,因此不可能是同一人。

古代史書關于神農氏的世代記載是這樣的:神農氏統治經歷了七十個世代,(一說十七個世代)到黃帝部落崛起的時候才衰落下去了。這里有一個問題前面忘了說明的需要說明一下,即神農氏以前包括神農氏的時代,像伏羲,女媧,神農這樣的稱呼乃是對于某個部落或者部落的若干代首領的統稱,而不是對唯一一個君主的稱呼。但是后世的學者們往往產生歧見,比如關于古蜀國的歷史記載中,很多人都認為蠶從和魚鳧是古蜀國的兩代君王,但是實際上蠶從和魚鳧乃是兩個分別長達數百年的古蜀國王朝,每個王朝都有十幾個世代。(《史記.五帝本紀》中也提到:黃帝崛起的時候,恰好“神農世衰”,黃帝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請注意這個“世”字。)這就是為什么伏曦,女媧,神農的統治往往高達數百年乃至數千年的原因。按照一世三十年計算,那么神農氏統治的時期大約為兩千年(如果是十七個世代則大約是五百年)黃帝的時代,在距今大約五千年以前,以此上推兩千年,大約就可以推斷出神農氏統治開始于距今大約七千年以前。

但是,關于炎帝的記載則明顯和神農氏對不上號。和神農不同,關于炎帝的稱號是對某一個人還是對若干世代的部落首領的稱呼這一點是存在爭論的。有一種說法認為,炎帝經歷了八個世代。第一世炎帝叫神農,他的時代比黃帝的時代大約早幾百年。而和黃帝同一個時代的炎帝是第八世炎帝,他叫榆罔。這種說法,就把炎帝和神農串到了一起,即無論炎帝還是神農都是同一部落首領的稱呼。同一部落首領有不同的稱呼倒不奇怪,但是無論神農氏是七十個世代還是十七個世代,顯然都和炎帝的八個世代對不上號。因此,從這一點上來說,炎帝和神農為同一人的說法值得懷疑。

炎帝:少典部落之子,其母是有蟜氏之女名叫安(女)登,炎帝因生于姜水,故以姜為姓,名石年,烈山氏,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故曰炎帝,因起于烈山,所以又號為烈山氏,其初國伊繼國耆,合而稱之故又號曰:伊耆氏。古代原始社會人很少而禽獸很多,所以都吃禽獸肉,到炎帝烈山氏姜石年的時候人民很多而禽獸已經不足,野生素食能吃的也都吃了,但還是不能解決人民的饑餓,于是炎帝烈山氏姜石年根據天時、地利,制作了勞動工具,教導人民耕種田地,種植莊稼作物,徹底解決了人民的饑餓,百姓也得以更好的繁衍息。百姓贊炎帝烈山氏姜石年曰:“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謂之神農。”后世繼位的帝王稱之曰:炎帝神農氏“姜某某”,后世繼位為帝王者仍沿用炎帝神農氏番號。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取莽(奔水)氏之女曰聽詙,生子二:長帝臨魁、次桂。炎帝神農氏姜臨魁生帝承,炎帝神農氏姜承生帝明、仲賢、希文,炎帝神農氏姜明生帝宜,炎帝神農氏姜宜生帝來,炎帝神農氏姜來生帝裹,帝神農氏姜裹生節莖,節莖生克、戲,戲生炎帝神農氏姜榆罔。炎帝烈山氏傳至八帝至炎帝神農氏榆罔(炎帝神農氏榆罔為炎帝烈山氏第十世孫)。炎帝烈山氏姜石年為中華民族始祖之一,生卒年份概在公元前三千年前后。

榆罔:姜姓,故全稱曰炎帝神農氏姜榆罔。乃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十世孫,炎帝神農氏姜裹之曾孫,是繼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后的第八位帝王,與黃帝公孫軒轅同時代人。炎帝神農氏姜榆罔居于空桑,后諸侯相互侵伐,暴虐百姓,其中以蚩尤最為暴虐,炎帝神農氏姜榆罔勢力已經衰弱,沒有能力進行征伐,于是被迫居于涿鹿,諸侯公孫軒轅實懋圣德,平定了天下暴亂,所以諸侯都歸順了他,所以公孫軒轅代替了炎帝神農氏姜榆罔而治理天下為天子。炎帝神農氏姜榆罔在位五十五年,降封于洛,恥于受封,遂遷于瀟湘茶鄉之尾(故崩葬于瀟湘茶鄉之尾,當地民眾仍以帝王之禮厚葬了他,今湖南茶陵的炎帝陵。故陜西寶雞有炎帝陵,我經過歷史古籍及文脈推斷贊同后此為第一代炎帝烈山氏(神農氏)姜石年的陵墓。山西高平有炎帝陵,河南商丘有炎帝陵,湖北隨州有炎帝陵,當為另六位炎帝神農氏某三位帝王的陵墓。炎帝神農氏姜榆罔之七世孫伯夷在堯帝身邊擔任四岳官職,即天下四方諸侯統領。在舜帝身邊擔任秩宗官職,典朕三禮。輔佐大禹帝平水土功勞甚大。為堯舜禹身邊的股肱重臣,故稱之為呂侯,呂即“脊梁”也。封地為呂國,為中華呂氏始祖。

涿鹿之戰

【發生時間】:黃帝時期(公元前26世紀)

【發生地點】:河北省涿鹿縣

【事件介紹】蚩尤攻打黃帝和炎帝聯盟

涿鹿之戰,指的是距今約4600余年前,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

涿縣一帶所進行的一場大戰。“戰爭”的目的,是雙方為了爭奪適于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它也是我國歷史上見于記載的最早的“戰爭”,對于古代華夏族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的轉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原始社會中晚期,逐漸形成了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其中華夏集團以黃帝、炎帝兩大部族為核心。它們分別興起于今關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經融合后,遂沿著黃河南北岸向今華北大平原西部地帶發展。與此同時,興起于黃河下游的今冀、魯、豫、蘇、皖交界地區的九夷部落(東夷集團的一支),也在其著名領袖蚩尤的領導下,以今山東為根據地,由東向西方向發展,開始進入華北大平原。這樣華夏集團與東夷集團之間的一場武裝沖突也就不可避免了。涿鹿之戰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爆發的。

據說蚩尤族善于制作兵器,其銅制兵器精良堅利,且部眾勇猛剽悍,生性善戰,擅長角牴,進入華北地區后,首先與炎帝部族發生了正面沖突。蚩尤族聯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擊敗了炎帝族,并進而占據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炎帝族為了維持生存,遂向同集團的黃帝族求援。

黃帝族為了維護華夏集團的整體利益,就答應炎帝族的請求,將勢力推向東方。這樣,便同正乘勢向西北推進的蚩尤族在涿鹿地區相遭遇了。當時蚩尤族集結了所屬的81個支族(一說72族),在力量上占據某種優勢,所以,雙方接觸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勢眾、武器優良等條件,主動向黃帝族發起攻擊。黃帝族則率領以熊、羆、狼、豹、雕、龍、鸮等為圖騰的氏族,迎戰蚩尤族,并讓“應龍高水”,即利用位處上流(山海經中曰靈山)的條件,在河流上筑土壩蓄水(以蓄水沖了蚩尤寨),以阻擋蚩尤族的進攻。

“戰爭”爆發后,適逢濃霧和大風暴雨天氣,這很適合來自東方多雨環境的蚩尤族展開軍事行動。所以在初戰階段,適合于晴天氣環境作戰的黃帝族處境并不有利,曾經九戰而九敗(九是虛數,形容次數之多)。然而,不多久,雨季過去,天氣放晴,這就給黃帝族轉敗為勝提供了重要契機。黃帝族把握戰機,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勢向蚩尤族發動反擊。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風大作,塵沙漫天,吹號角,擊鼙鼓,乘蚩尤族部眾迷亂、震懾之際,以指南車指示方向,驅眾向蚩尤族進攻,終于一舉擊敗敵人,并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區)擒殺其首領蚩尤。涿鹿之戰就這樣以黃帝族的勝利而宣告結束。戰后,黃帝族乘勝東進,一直進抵泰山附近,在那里舉行“封泰山”儀式后方才凱旋西歸。同時“命少皞清正司馬鳥師”,即在東夷集團中選擇一位能附眾的氏族首長名叫少皞清的繼續統領九夷部眾,并強迫東夷集團同自己華夏集團互結為同盟。

涿鹿之戰的結果,有力地奠定了華夏集團據有廣大中原地區的基礎,并起到了進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這場戰爭勝利的部族首領黃帝從此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涿鹿之戰為我們中華民族在發軔時期決定日后基本面貌的歷史性“戰爭”。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奇米|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 久久99热精品这里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100页|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你懂的| 精品精品国产自在久久高清| 日韩AV毛片精品久久久|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尤物| 四虎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园产越南| 国产精品熟女福利久久AV| 国产精品天天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11p|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乱码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下载|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AV| 国产精品视频色拍拍|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丝袜|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