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南宋理學大師朱熹的官德思想 品德好壞影響國家

2017-02-21 10:46:28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中國歷來十分重視官員的道德規范,認為官德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國家的安危興衰。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人指出:“治亂之要,其本在吏。”(《后漢

中國歷來十分重視官員的道德規范,認為官德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國家的安危興衰。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人指出:“治亂之要,其本在吏。”(《后漢書·百官五·注》)“國家之敗,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寵賄彰也。”《《左傳·桓公二年》)官員失去道德約束,就會出現賄賂公行、國將不國的危險局面。為此,歷代有遠見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先后提出了大量官德規范,如睡虎地秦簡的《為吏之道》、唐代武則天署名的《臣軌》、宋代呂本中的《官箴》等,以之制約官員言行。作為宋代大儒,朱熹也敏銳地注意到這一問題,加之其數次的仕宦經歷,更對此有深切的體會和感受,遂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官德思想和主張。

平易近民,凡事公道。朱熹深受儒家重民傳統的影響,對當時官員普遍缺乏愛民惠民之心、大多“漠然無意于民”的現實甚為不滿,明確主張:“為守令,第一是民事為重。”(《語類》卷112,第2733頁,中華書局1986年點校本。下簡稱《語類》)“平易近民,為政之本。”(《語類》卷108,第2689頁)要求當官者把庶民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奉法愛民,不求聞達。”其中首先要做到“臨民以寬”(《語類》卷132,第3180頁),注意愛養民力,存恤百姓,減輕對他們的剝削。當然,這不是說“事事不管”、“事無統紀”,“若曰令不行,禁不止,而以是為寬,則非也。”(《語類》卷108,第2689頁)他針對當時一些人打著寬政的旗號,尸位素餐,荒于政事,甚至惑于“陰德”之論,不敢大膽懲處害民之徒的情況,明確指出:“救弊之道,在今日極是要嚴。不嚴,如何得實惠及此等細民。”(《語類》卷107,第2675頁)要使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就必須嚴格管理,嚴肅法紀,嚴懲害群之馬,把“臨民以寬”與為政以嚴統一起來。

在封建官場,假公濟私、以權謀私、循私舞弊是相當普遍的。朱熹以其切身體會說道:“大抵近年習俗,凡事不欲以大公至正之道顯然行之,而每區區委曲于私恩小惠之際。”(《朱熹集》卷28,第1179頁,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點校本)對此,朱熹指出:“官無大小,凡事只是一個公。若公時,做得來也精采。便若小官,人也望風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來做去,也只得個沒下梢。”(《語類》卷112,第2735頁)具體而言,一是在用人問題上不可“徇私容情”,“凡所論薦,皆必稽諸公論”(《朱熹集》卷99,第5090頁);二是在處理政務時要保持“至公至誠之心”。不可上下相瞞,“唯務私己吝權”(《朱熹集》卷26,第1119頁);三是在對待國家財產時要公私分明,不可“把為自家私恩”(《語類》卷106,第2642頁)。

律己清廉,執事勤謹。朱熹認為,清廉、勤勉和謹慎是為官的“本分”。朱熹對清廉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不能貪財,二是重視自守。朱熹認為,“仕宦只是廉勤自守,進退遲速自有時節,切不可起妄念也。”(《朱熹集》卷64,第3365頁)這當然不是“教人求退”,“只是要得依本分,識廉恥,不敢自炫自鬻,以求知求進耳”(《朱熹集》卷59,第3023頁),重要的在于做好自己分內之事,而不是計較個人的榮辱得失。

朱熹特別強調盡職敬業,主張“一日立乎其位,則一日業乎其官。(《朱熹集》卷24,第1032頁),并對幾種不良官風提出了尖銳批評。一是“不見吏民”。當時相當一部分官員為圖省事,“以不見吏民,不治事為得策”,對百姓的呼聲不理不睬,以致“民有冤抑,無處伸訴”(《語類》卷108,第2686頁)。朱熹認為這種官員是“不仁之人”,已喪失了最起碼的憐憫之心。二是“不肯任事”。一些官員懶惰成習,茍且偷生,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朱熹批評說:“天下事所以終做不成者,只是壞于懶與私而已!懶,則士大夫不肯任事。有一樣底說,我只認做三年官了去,誰能閑理會得閑事,閑討煩惱!我不理會,也得好好做官去。”(《語類》卷109,第2696頁)三是辦事拖拉。朱熹針對當時官府往往文案積壓,許多事情久拖不決的情況,主張一日了畢一日事。他說:“當官文書簿歷,須逐日結押,不可拖下。”(《語類》卷112,第2736頁)四是貪圖享樂。朱熹說:“今之仕宦不能盡心盡職者,是無那‘先其事而后其食’底心。”(同上第2735頁)當官的首先想到的不是盡力職事,處理公務,而是如何吃喝玩樂,這與孔子“敬其事而后其食”(《論語·衛靈公》)的古訓背道而馳。

朱熹還認為:“官所不比鄉居,凡百動有利害,諸事切宜畏謹也。”(《朱熹集》卷64,第3366頁)要求為政者處處謹慎從事,“凡事須仔細體察,思量到人所思量不到處,防備到人所防備不到處,方得無事”。

正身率下,修己治人。朱熹繼承和發展了傳統儒家由內圣而外王、“修身為本”的思想,十分重視主體的道德修養,及其與外在政令教化的聯系。他說:“治道必本于正心修身。”(《語類》卷108,第2686頁)即當政者的自我道德修養是其治國安民的本原和基礎。為此,朱熹要求為官者不僅要勤于具體事務,更要于“自家身己做本領”,經常檢束身心,“使知為克己之學,以去其驕吝之私”。并通過不斷地錘煉和提升自己的內心世界,來更好地應對和處理外在的人情世故,特別是日常政務。他對一官員說:“暇時速須收斂身心,或正容端坐,或思泳義理,事物之來,隨事省察,務令動靜有節,作止有常,毋使放逸,則內外本末交相浸灌而大本可立,眾理易明矣。”(《朱熹集》卷39,第1827頁)把克己自檢與應事接物緊密聯系,內外結合,本末相應,達到理想的為政目的。這種為政思想,內在地包含了正人先正己的主張。所以朱熹又說:為政“大要在于詳審……又其大本,則欲正人者必先正己”(《朱熹集》卷28,第1188頁)。他經常性地勸告為官者要把正己修身置于匡君治民之先,或“勤攻己闕”,“正身以統天下”,或“反之于身,以其所欲陳于上者先責于我”。只有自我“身心安靜,精神專一”(《朱熹集》卷29,第1227頁),方能真正實現經世濟民的目的。

朱熹是封建社會后期最有影響的名儒,他的這些官德思想后來得到不少官員的倡導,甚至身體力行,一些官箴著作也被吸收采納,明人彭韶還專門擇取其言論而成《朱文公政訓》,從而對歷代的官德建設和官員的自我約束產生了一定作用。在大力加強廉政建設、端正社會風氣的今天,這些思想不無借鑒意義。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日韩国产成人资源精品视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鬼色88久久精品综合自在自线噜噜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午夜国产精品久久影院|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三区|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99精品国产丝袜在线拍国语|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一线|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R级最新在线观看| 日本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9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97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拍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中文字幕精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电影| 国产精品福利影院|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柚蜜|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久久66热这里只会有精品| 麻豆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 中文字幕九七精品乱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 国产精品免费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