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人妻、占弟媳、迎寡婦 李世民真的做過嗎?
可是自古以來,后宮這地方最不缺的就是女人,嬪妃們、哪怕是底層的宮女,都爭著搶著得到皇帝的寵幸。要是能生下皇子,不僅能提升地位、獲得豐厚的物質(zhì)回報,后半生也有個指望,畢竟顏值這種東西,經(jīng)受不了時間的考驗??墒?,皇帝只有一個,宮廷里的女人卻高達上萬、甚至數(shù)萬人之多,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自然會有激烈的競爭。
后宮的上層是一個金字塔式的結(jié)構(gòu),越往上,職位越高,人數(shù)越少;而且每一個品級都有編制,不是皇帝想讓多少人當就讓多少人當。比如武則天剛?cè)雽m,是一個正五品的才人,地位不算高。這是很正常的,一個十四歲、初出茅廬的職場新人,沒有資歷、沒有給皇帝生過孩子,怎么可能一進去就身居高位呢?后宮又不是她們家開的。十幾年后,唐高宗把她從感業(yè)寺接回來,立為正二品的昭儀,和之前的才人比,相當于連升三級了。過了一段時間,又想提拔武媚娘為正一品,可一品的四妃已經(jīng)滿員,沒有空缺,李治就想破個例,新設個宸妃,讓武則天當當,但宰相們不同意。
是否殺人奪妻?
有一天,黃門侍郎王珪受邀與李世民吃飯,吃著吃著,發(fā)現(xiàn)皇帝身邊,有一位美女陪侍,這位美女本是廬江王李瑗的姬妾。那李瑗又是何許人也?原來,他是李淵的堂兄之子,武德年間與隱太子李建成多有交結(jié)。玄武門之變后,李世民召李瑗入京,李瑗心里清楚,這一去,"中紀委"肯定不會放過自己,橫豎是個死,干脆造反吧。結(jié)果失敗,被部下所殺。家里的女人都被送入宮中為奴。
李世民指著美女對王珪說:"廬江王無道,殺死別人的丈夫,奪占人家的妻子。真是暴虐到了極點,哪有不滅亡的道理!"王珪一聽,老臉一紅,起身離開座位,對李世民說:"那么陛下您認為廬江王奪取這個美女,是對的呢?還是錯的呢?"聽完王珪的話,李世民完全沒懂言下之意,納悶地問:"人怎么可以做出殺人奪妻的事情呢?你還問我對不對,這是為什么???"
王珪又說:"我記得《管子》這本書講過,當年齊桓公姜小白跑到郭國,問當?shù)氐母咐相l(xiāng)親,郭國為什么滅亡,鄉(xiāng)親們回答說:'因為國君喜愛善良而憎恨丑惡'。一聽是這個原因,小白大為不解,善惡分明,賢君啊!怎么會是亡國之君?對此,鄉(xiāng)親們又做解釋了:'郭國國君,喜歡善良卻不能采用,痛恨丑惡卻不能摒棄,所以滅亡'。如今這位美女在陛下身邊侍奉,臣私下認為,在陛下的心目中,這種行為肯定是正確的,如果您認為是錯的,那可就是明知丑惡,卻不能遠離丑惡了。"聽王珪這么說,李世民非常高興,稱為至善之言,是啊,我怎么能說一套、做一套呢,殺人奪妻的事情,我不干,來人??!放美女回家和親人團聚。
有沒有霸占弟媳?
唐太宗一生有十四個兒子,最小的一個是曹王李明,對于他的母親,《新唐書》如是記載:"母本巢王妃,帝寵之"。玄武門之變發(fā)生后,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被殺死,他們的兒子們亦受牽連,被李世民屠戮殆盡,但他們的女兒、妻妾,李世民手下留情,沒有趕盡殺絕。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繼位多年后,李世民喜歡上了李元吉的妃子楊氏,兩人生下孩子,李世民甚至想立她為皇后。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母儀天下,非同小可。聽說唐太宗竟有此意。直言敢諫的魏征反對道:"陛下不可以辰贏自累。"辰贏是秦穆公的女兒,先嫁晉懷公,后嫁晉文公,名聲不好;且在晉文公的妻妾中,排名不高、地位低下。趙盾曾言:"辰贏賤,班在九人,其子何震之有?且為二君嬖,淫也。"魏征的意思是,楊氏為罪人之妻,又嫁過人,你何必立她呢?要是真做了皇后,依據(jù)嫡長子繼承制,你是立李明為太子?還是立李承乾?
聽完老魏的話,李世民竟無言以對,他沒有堅持立楊氏為皇后,甚至都沒有替情人辯解,哪怕是一句。而且這番話似乎點醒了李世民,是呀,這樣的女人,真的值得把皇后的桂冠雙手奉上嗎?《新唐書》中,介紹李世民兒子的傳記是這樣寫的:"文德皇后生承乾…陰妃生佑…韋妃生慎…楊氏生明"。人家都是皇后啊,妃啊,輪到李明的母親,變成了"楊氏",說明什么?說明巢王妃始終就是巢王妃,李元吉的妻子,沒有獲得過后宮的封號,在外界看來,楊氏只是李世民的地下情人,一個轉(zhuǎn)正失敗的臨時工。
除了兄弟的妻妾,在李世民的后宮,競爭對手還可能是個有孩子的寡婦??吹竭@兩個字,你是不是覺得一臉懵逼,不知所指?以李世民的權(quán)勢、地位,要找一群年輕漂亮的、適齡的,豈不是易如反掌?怎么還會找有孩子的寡婦?這個寡婦是誰呢?其實我們上周提到過,就是韋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