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在位26年拓地3000里 為何被餓死?
在戰(zhàn)國時(shí)代,群雄并起,人才輩出。不僅涌現(xiàn)許多名臣武將,而且具有大作為的君王也是不勝枚舉。其中千古一帝趙武靈王更是一段傳奇。他15歲即位于危難之間,挽救國家危局。在位26年,拓地3000里,打得北邊戎狄滿地找牙,但最后被活活餓死,何其天壤之別,何其悲催。那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一代雄主被活活餓死的慘狀呢?分析來看,主要是以下幾點(diǎn):
其一,“還是死在女人手上”
英雄美女自古就是標(biāo)配,而且英雄也難過美人關(guān)。本來趙武靈王已經(jīng)立了大兒子趙章為太子。但是就因?yàn)閰峭捱@個年輕漂亮的美人,讓本不好色的趙武靈王也沉浸在溫柔鄉(xiāng)中。而且因?yàn)閻畚菁盀酰鋵峭薜膼郏由斓綄π鹤拥膶檺凵希谑菂峭匏篮螅w武靈王竟然廢黜了太子,改立了小兒子。你想,這樣安排,老大能答應(yīng)么?這就為后來的一切變亂,自己被餓死埋下了伏筆。
其二,“很傻很天真,現(xiàn)實(shí)太蒼白”
趙武靈王可謂是個軍事狂,就喜歡打仗,而且他認(rèn)為管理政事耽誤自己打仗開疆拓土。因此,他天真的退位,讓小兒子直接做君王,自己做太上皇。而且為了提升兒子管理的能力還把肥義等老臣、能臣派去輔佐,除了掌握北方的軍隊(duì)外,連軍事權(quán)也放棄了。而當(dāng)時(shí),是沒有那個國家有太上皇的概念的,因此換了國王,誰還聽你的?這也是后來被困在沙丘,沒人愿意遵守太上皇的命令種下了惡果。
其三,“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退位后的趙武靈王不管是,發(fā)現(xiàn)自己變得越來越孤立,越來越?jīng)]權(quán),想重新上臺;還是可憐大兒子,想彌補(bǔ)。竟然想出了要把趙國一分為二,一個兒子一個的損招。而這個時(shí)候,反對他的竟然是輔佐自己幾十年的肥義等老臣。到這個時(shí)候,可謂是妻離子散、眾叛親離,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了,我想后來他被餓死前肯定很后悔,自己為什么要把這些能臣悍將都推給了兒子,現(xiàn)在還帶頭反對自己。
其四,“皇權(quán)之下無父子”
趙武靈王沒有吸取趙國歷史上頻繁發(fā)生的政變,子殺父、兄殺弟、叔殺侄不絕于史,說白了都是為了皇權(quán)。在皇權(quán)面前哪有父子,哪有親情。趙武靈王以為皇位就是產(chǎn)業(yè),卻不知道請神容易送神難的道理。所以輕易的讓出去后,就很難再收回來,縱使自己雄才偉略,縱使自己很牛,你已經(jīng)離開舞臺中心了,變成了隨時(shí)待宰的羔羊。
第五,“有其父,必有其子”
古話說的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趙武靈王的兒子們充分繼承了其快、準(zhǔn)、狠的性格。做事做絕,一方面,從趙何角度來講,父親做太上皇,讓自己權(quán)限受到限制,而且還很可能隨時(shí)復(fù)辟,以父親的軍事能力,誰又能打得過呢;而另一方面,自己又不能也不想背上弒父的罵名,因此,在自己的父親被困在沙丘時(shí),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由部下圍困3個月,水米不送,最終活活餓死。
所以啊,性格決定命運(yùn),一個人能力太強(qiáng),就容易猖狂,分不清是非。但是趙武靈王的餓死唯一的積極意義就是給后世帝王提了醒,因此后邊雖然還有很多帝王主動做太上皇,但是一般都會緊握皇權(quán),直到自己死。最典型就是乾隆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