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在位最長的皇帝 萬歷為何三十年不上朝
2017-05-20 07:44:41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萬歷即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從1573年至1620年共48年,他也是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應該說,萬歷親政之初還是很勤勉的,但在其老師
萬歷即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從1573年至1620年共48年,他也是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應該說,萬歷親政之初還是很勤勉的,但在其老師、內閣首輔、萬歷新政的主要策劃人張居正去世后,萬歷皇帝開始逐步沉湎酒色,從萬歷十七年元旦后,其以日食為由免去元旦朝賀,此后每年元旦即再不視朝。
之后,萬歷又因為立太子之事與內閣爭執長達十余年之久,鬧到最后,他索性三十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以致內閣“人滯于官”,“曹署多空”,盡管原有的官僚體系仍在按慣性運轉,但整個國家的行政體系已經失去了活力。
表面上看,萬歷三十年不臨朝是因為與文官集團斗氣,但背后原因較為復雜。據史書記載,萬歷好酒色,其17歲時曾因醉酒杖責馮保義子而差點被慈圣太后廢掉帝位。萬歷也好色,其在民間大選嬪妃,曾一天就娶了“九嬪”。據說,萬歷尚有癖好孌童與吸食阿芙蓉(即鴉片)的陋習。
當然,另外有一種說法是,萬歷三十年不上朝是因為他患有嚴重的足疾,出入不便。因此,萬歷只是不臨朝,其處理朝政的主要方式是透過批閱奏疏、發布諭旨來進行。畢竟,其在位期間曾完成了平定哱拜叛亂、援朝戰爭、平定楊應龍叛變所謂“萬歷三大征”。
對于萬歷接近于荒怠朝政的做法,歷史學家多給予差評。如史學家趙翼就說,“論者謂明之亡,不亡于崇禎而亡于萬歷。”清史學者孟森也說,萬歷朝乃“醉夢之期”,其“怠于臨朝而勇于斂財”。作為明朝享國時間最長的皇帝,萬歷廟號“神宗”,實為寓貶于褒,所謂“神龍見首不見尾”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