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劉邦被封漢中王之謎 漢中為楚地的漢中非漢中郡

2016-07-04 10:45:37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戰國楚漢中在哪里 《史記·楚世家》:"(懷王)十七年春,與秦戰于丹陽,秦大敗我軍,斬甲士八萬,虜我大將軍屈匄、裨將軍逢侯丑等七十余人,

戰國楚漢中在哪里

《史記·楚世家》:"(懷王)十七年春,與秦戰于丹陽,秦大敗我軍,斬甲士八萬,虜我大將軍屈匄、裨將軍逢侯丑等七十余人,遂取漢中之郡。"《史記·秦本紀》、《史記·韓世家》、《史記·張儀列傳》、《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和《戰國策》、馬王堆漢墓《戰國縱橫家書》也記載了秦取楚漢中這件事,這次秦取楚漢中的丹陽之戰,在戰國時代是一次非常重大的事件。

對于這個"漢中",多數注釋認為就是現在的陜西省的漢中盆地,或說是現在的陜西省南部,也有的人認為漢中是古今同名同地,干脆不加注釋。如林劍鳴《秦史稿》第十章說:"漢中,在漢水上游,面積六百方里,楚國原在這里設郡,歸秦后,重建漢中郡。這樣,就使秦國本土與巴蜀連成一片,不僅消除了楚國從南方來的威脅,而且使巴蜀豐富的物質資源暢通無阻地運向關中……"

筆者以為,戰國時代的漢中,并不是今天的陜西漢中,戰國漢中的位置應該是現在湖北西北部鄖陽地區、陜西西南部安康地區,與今天的漢中完全無涉。戰國時代的漢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是秦楚兩個大國的接觸點,是政治軍事的斗爭焦點;漢中還是楚人的發祥地。確定戰國時代楚國漢中的正確位置對于戰國史研究是有重要意義的。

漢中本是楚地,這一點各書認識是一致的,是沒有疑義的。可是,現在的漢中地區,卻從來沒有屬過楚,它一直是秦的勢力范圍。楚國最強大時,曾經攻取了其西北的許多小國,但是勢力并沒有達到漢水上游,即現在的漢中。楚曾筑方城以為西北部邊防,方城的位置在今河南南陽一帶,大致是沿伏牛山西行而南下的圍繞南陽盆地的一個半環狀的長城。秦楚兩個大國之間本來有一個庸國作為緩沖,庸國的位置一般認為是在現在的湖北竹山一帶。《左傳》載,魯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楚人、秦人、巴人滅庸",湖北西北的竹山一帶,成為兩個大國直接交鋒的地區。在湖北竹溪發現一段楚長城遺址,長城東起竹溪平安至陜西旬陽,綿延70多公里,其走向大致與現在湖北、陜西兩省省界相合。楚國的西北界就應該是在這里。楚的力量不可能達到現在的漢中。

現在的漢中,當時是什么地方呢?周原出土的文王時卜辭已有"伐蜀"字樣,周武王滅殷,蜀人曾經出兵相助。可見,從關中至四川盆地的交通早已經打開了,從關中到四川盆地,必經之路就是現在的漢中。有周一代,今漢中一帶為褒國,后稱南鄭。《華陽國志·蜀志》:"周顯王之世,蜀王有褒漢之地,因獵谷中,與秦惠王遇。"《史記·秦本紀》:"躁公二年,南鄭反。""(秦惠公)十三年伐蜀,取南鄭。"南鄭就是現在的漢中,這個時候已屬秦,因為有南鄭扼守著入蜀道路,伐蜀必須先取南鄭。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說,南鄭"春秋及戰國時其地屬楚也"。這顯然是錯誤的。張守節的錯誤就是將戰國時的漢中與《漢書·地理志》中的漢中混為一談。到秦惠文君時,司馬錯率大軍伐蜀,可以說明,今漢中一帶早已經完全是秦地。因為,當時由關中入蜀一定要經過現在的漢中,如果說今漢中就是戰國的楚漢中,而楚漢中還在楚人手里,那樣,司馬錯的大軍就得飛過去才能伐蜀了。《史記·楚世家》載丹陽戰后一年,"秦使使約復與楚親,分漢中之半以和楚"。如果說這個漢中就是現在的漢中,秦人怎肯把關中入蜀的要道給楚國?即使是騙人,也是太明顯了,太過分了。

漢中得名于漢水。周昭王南征荊楚,喪師殞命。宋代在今湖北孝感出土的著名青銅器上記載了周昭王命令中先到南方勘察行軍路線,為昭王南征做準備工作的事。其中提到了曾、方、鄧、漢中州等地名,這些地方都是在今河南南陽到湖北襄陽的大道上。"漢中州"與其他地名并列使用,看來,這個"漢中州"并不僅僅是漢水中的小島之義。如此說來,漢中這個地名的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周了。《呂氏春秋·季夏紀·音初》:"周昭王親將征荊……王及蔡公殞于漢中。"春秋時期,楚漢中一帶是楚國的范圍,"楚有漢中,南有巴、黔",與"南有巴、黔"相對,可見,漢中是楚的北界,應該是現在的湖北西北部一帶。秦楚丹陽之戰發生在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是在司馬錯伐蜀后四年,因此司馬錯是不可能越過楚國的漢中去伐蜀的,他越過的是現在的漢中,即當時的南鄭。丹陽戰時,秦于武關之外有商於之地,秦兵出武關攻楚,戰場在今湖北西北部的丹江一帶,再南下一點就是漢水,楚軍戰敗,秦軍"遂取漢中之地"占領的就是這一帶,這是順理成章的。《史記·張儀列傳》:"楚嘗與秦構難,戰于漢中,楚人不勝,列侯執珪死者七十余人,遂亡漢中。"這次戰爭就是丹陽之戰,不言戰于丹陽,言戰于漢中,可見,漢中與丹陽實為一地。漢中包括范圍較廣,丹陽為漢中的一個城邑,因此可以稱漢中,也可以稱丹陽。《史記·楚世家》:"當周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后嗣,而封熊繹于楚蠻,封以子男之畝,姓羋氏,居丹陽。"這漢中就是丹陽所在地,是楚人的發祥地。

楚漢中在《禹貢》中屬荊州,秦南鄭在《禹貢》中屬梁州,楚漢中在東,即今湖北西北部,秦南鄭在西,即今陜西漢中一帶,兩地相連但并不相屬,并非一地。秦取楚漢中之后,"昭王十三年,而白起為左庶長,將而擊韓之新城。是歲,穰侯相秦,舉任鄙以為漢中守"(《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合原來楚漢中與秦南鄭而為漢中郡,治所在南鄭,即今漢中。因為是政治中心,從此漢水上游的南鄭才有了漢中之稱,而原來的楚漢中漸漸地沒有人稱為漢中了。于是,有人誤以為現在的漢中就是戰國的楚漢中。《辭源》中說漢中,"郡、府名。戰國楚地,秦惠文王后十三年置漢中郡"。以為秦的漢中郡原來完全是楚地,是不準確的。

將楚漢中誤認為是今漢中,源于古人的舊注。《史記·張儀列傳》中說"戰于漢中",唐司馬貞的《史記索隱序》:"其地在秦南山之南,楚之西北,漢水之北,名曰漢中。"司馬貞的錯誤是將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后合二而一的漢中郡,當成了楚國的漢中。南山就是秦嶺,"南山之南"這地方,丹陽之戰時不可能是楚地,不可能是楚的漢中,而應該是秦的南鄭。"南山之南"早就是秦地了,秦取楚地到"南山之南"來取豈不是笑話?后人多是沿用了司馬貞的這一錯誤的注解,而沒有多加推究。《讀史方輿紀要》感到了司馬貞的說法有些問題,說漢中府"春秋時為蜀地,戰國初屬秦,后為楚地。楚衰,又屬于秦。秦置漢中郡"。《讀史方輿紀要》說了"后為楚",但是并沒有說出時間和具體事件。其實是找不出來,因為史書上并沒有記載。這"后為楚"當是為了解決司馬貞的誤說而推斷出來的。

胡三省注《資治通鑒》的"故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句時,說:"近世有李文子者,蜀人也,著《蜀鑒》曰:南鄭自南鄭,漢中自漢中。南鄭乃古褒國,秦未得蜀以前,先取之。漢中乃金、洋、均、房等六州六百里是也。秦既得漢中,乃分南鄭以隸之而置郡焉,南鄭與漢中為一自此始。"這個李文子說的是正確的,可惜并沒有引起眾人的注意,楚漢中即漢中之誤說,才一直沿用至今。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6|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仙草咪|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亚洲一二成人精品区|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免费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久久青草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99任你躁精品视频|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动漫|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99视频都是精品热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2021| 国产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丫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