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陵墓千年之謎 隋煬帝是怎么死的?
隋煬帝楊廣簡介(569年—618年),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14年。“統一江山”、“修通運河”、“西巡張掖”、“三游江都”、“三駕遼東”可以概括他一生所為。隋煬帝楊廣是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之一。
歷史上隋煬帝是怎么死的?
說法一:禁衛軍活活勒死的
銳意盡失的隋煬帝晚年常引鏡自照,對蕭后和臣下說:“好頭頸,誰當斫之!”
然而,當隋煬帝死的那天來臨的時候,禁衛軍嘩變了,隋煬帝怕被殺頭,便從身上解下一條絹帶,遞給禁衛軍頭領,讓他把自己活活勒死了,死時年僅50歲。同時被處死的還有他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孫子。隋煬帝死后,肖皇后和宮人用床板做了三口小棺材,將其裝鹼,草草埋葬了。后來,江都太守陳核又把他改葬在江都城西的吳公臺下,以后又移葬雷塘。
民間傳說,因隋煬帝作惡多端,他葬在哪里,雷就轟到哪里。隋煬帝墓后來漸漸荒蕪。直到清朝嘉慶年間,才被住在雷塘附近的揚州學者阮元發現,現陵前有阮元重修時所立的碑,碑上刻有當時的書法家、揚州知府伊秉授所書"隋煬帝陵"四個大字。
說法二:被叛軍宇文化及所弒而終
南朝后主是在隋煬帝即位那年即604年死去的,當時,這位雄心勃勃的新皇帝賜給死去的陳后主一個貶稱"煬",意思是說他一生貪圖花天酒地而荒疏了政務。顯然,他是在嘲弄這個亡國之君。但是,沒想到,14年之后,隋煬帝自身,也被大家稱為了“隋煬帝”。
大業十四年三月十一丙辰日(618年4月11日),隋煬帝于江都被叛軍宇文化及所弒而終。隋煬帝死前,宇文化及煽動叛軍將之包圍,煬帝聞變,倉皇換裝,逃入西閣。被叛軍裴虔通、元禮、馬文舉等逮獲,煬帝說:“我實負百姓;至于爾輩,榮祿兼極,何乃如是!今日之事,孰為首邪?”化及命令封德彝宣布煬帝罪狀。煬帝說:“卿乃士人,何為亦爾?”德彝一時慚愧退下。煬帝愛子趙王杲,才十二歲,在帝側,號慟不已,叛軍裴虔通將其斬殺,血濺御服。煬帝欲飲毒酒自盡,叛軍文舉等不許,遂命令狐行達將其縊弒,享年五十歲。
隋江都太守陳棱找到煬帝靈柩,粗備天子儀衛,改葬于江都宮西吳公臺下,當時犧牲的王公,皆埋葬在煬帝墳塋的兩側。唐平江南后,以帝禮改葬雷塘。
揚州發現隋煬帝陵引關注沉睡千年眾多謎團待解
隋煬帝陵墓在揚州被意外發現,引起全國考古界和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2013年4月15日,揚州市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兩座墓葬中已經發掘的那座為隋煬帝陵。雖然墓主身份已確定,但這座墓是否一定就是唐高祖李淵為隋煬帝所建?墓志對被認為是暴君的隋煬帝作何評價?還有很多謎團待解。
墓志確定墓主為隋煬帝
記者趕到位于揚州邗江區西湖鎮司徒村曹莊的考古工地時,考古人員正在用藍色彩鋼將古墓周邊圍擋起來。考古工地位于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上,由于發現重大,目前考古工作已經暫停,待專家論證后再對另一座墓葬進行發掘。
新聞發布會上,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束家平介紹,去年底工地施工時就發現了少許古代碎磚,但因為建筑垃圾太多,難以開展考古工作。今年春節后,工地全面平整土地,考古隊進場,通過勘探發現了兩座磚室古墓。已經發掘的隋煬帝墓包括墓室、耳室和甬道,長8.2米,寬約5米,只能算中小規模的墓葬,當時并沒想到這居然是座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