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石器晚期遺址 將揭秘古人類的生存方式
舊石器時代,距今約250萬年~1萬年。多么遙遠的時代啊,那會兒人類的臉上是不是還長著旺盛的毛發,而且四肢也不十分發達,像猴子一樣蹦蹦跳跳的?
舊石器,顧名思義就是那時的人們生活、打獵使用的都是自制的石頭工具,想想就覺得十分遠古和原始。
而近幾日,吉林省撫松縣漫江鎮就發現了一處舊石器時代的晚期遺址,光聽年代就知道是十分重大且珍貴的考古發現??脊艑<覀冊谄渲邪l現了什么?又有什么證據或文物能夠為我們重現當時人的生活?
該遺址位于吉林省撫松縣漫江鎮楓林村東約500米的山梁之上,因而得名“楓林遺址”。據調查,遺址分布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平均海拔高度在900米以上,東距長白山主峰約43公里。
經考古人員初步研究判斷,楓林遺址的年代應為舊石器時代晚期,絕對年代的測定工作正在進行中。
為配合撫松縣漫江鎮生態文化旅游綜合開發項目的基本建設,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自今年8月起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總面積170平方米,出土石制品600余件,采集石制品2000余件,石制品類型包括石片、細石葉、石葉、細石葉石核、石葉石核、雕刻器、刮削器以及大量殘片等,石制品的原料以黑曜巖為主。
據專家介紹,石核是指產生石片的石料,石葉是一種窄長的石片,長度往往大于寬度的2倍,生產石葉的石核被稱為石葉石核,是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人類才掌握的石器技術。
專家表示,“楓林遺址”的考古發現對認識長白山地區乃至東北亞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發展與交流具有重要意義,該遺址出土遺物豐富,石葉技術與細石葉技術的工藝特點清晰,反映了該地區舊石器時代石器技術發展的頂端,為研究史前人類生計模式和人群擴散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遺址地層保存完整,地層堆積最深處可達4米,為光釋光年代學研究、沉積學研究和孢粉環境學研究等提供了難得的地層剖面。
專家推測,楓林遺址的年代極有可能處于末次冰期的高峰期和新仙女木事件前后兩個非常重大的氣候事件的節點上,這將為北美、朝鮮半島與日本列島的人類起源與遷徙、古人類生存與適應方式等重大課題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考古學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