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奴性使然?清代官員為何要自稱奴才?

2017-03-20 11:36:26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看清史劇,我們聽到的最多的一個詞估計就是“奴才”了,張口“奴才”,閉口“奴才”,清朝官員為何要自稱奴才?這個詞語里邊隱藏著什么秘密

看清史劇,我們聽到的最多的一個詞估計就是“奴才”了,張口“奴才”,閉口“奴才”,清朝官員為何要自稱奴才?這個詞語里邊隱藏著什么秘密?會是我們所認為的奴性使然嗎?

清代官員,常常自稱“奴才”,既見于官方文件、奏章之中,也常常出現在官員覲見皇帝之時。學界對此基本依照陳垣與魯迅先生的看法,視為清廷強行區(qū)分滿漢官員身份的措施。陳垣是這么說的:“滿人稱奴才,有時可以稱臣;漢人稱臣,無時可以稱奴才”。魯迅先生說:“在清朝,旗人自稱‘奴才’,漢人只能自稱‘臣’。這并非因為是‘炎黃之胄’,特地優(yōu)待,賜以嘉名的,其實是所以別于滿人的‘奴才’,其地位還下于‘奴才’?!边@其實是排滿浪潮影響下對“奴才”一詞的理解,當然其中也道出了清代旗人與民人身份的不同。事實上,這兩個稱謂所對應的對象有一個變化過程。

奴才一詞,亦作“奴財”、“駑才”,在北方少數民族中是常見詞匯

奴才一詞,亦作“奴財”、“駑才”,在中國北方各地,尤其是北方少數民族中,是一個常見詞匯。魏晉以降,常常作為賤稱、卑稱或詈罵之詞,出現于歷史記載之中?!稌x書》卷101《載記第一·劉元海》:“穎不用吾言,逆自奔潰,真奴才也”。至明清時期,宮內宦官常常自稱為奴才,也被人罵作奴才,如《明史》卷244《楊漣傳》:“漣大罵:奴才,皇帝召我等,今已晏駕,若曹不聽入,欲何為?”

另一方面,在北方民族中,臣與奴才本屬一意,并無多少分別。如《隋書》卷84《北狄》:“沙缽略謂其屬曰:何名為臣?報曰:隋國稱臣,猶此稱奴耳?!背寂c奴才二詞通假,起自于北方,由來已久。清入關以前,奴才一詞已出現于官方文獻中,《清稗類鈔·稱謂類》:“當未入關以前,滿洲曾貢獻于高麗,其表文,自稱‘后金國奴才’。可見奴才二字之來歷,實為對于上國所通用,其后逐相沿成習耳?!笨梢姡瑵M洲舊俗,以奴才與臣相等,并不以為有辱國體。

清廷起于北方,滿語中有阿哈(Aha),漢語意譯為“奴才”。沿其舊俗,奴才一詞在社會上也得以廣泛使用,當時及后世各種小說中也常有反映?!都t樓夢》33回,賈政說寶玉:“該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讀書罷了”。在很多時候,奴才及其衍生詞語都是賤稱和含有貶意的。入關后,這類詞語有時也出現在正式官方文獻中和煌煌上諭之中,如雍正五年十一月,雍正帝上諭中有“此等卑污之習,皆始自包衣下賤奴才”之語。在此種背景下,稱謂用語中出現“奴才”一詞,是極其自然的事情了。

清入關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旗人有稱臣的,也有稱奴才的。雍正朝還曾要求統一用臣字

資料表明,清入關后,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并未對奏章中稱奴才或稱臣進行統一規(guī)定。沿襲入關前滿洲舊俗,旗人面見皇帝及在給皇帝的奏折中,有用臣的,也有自稱奴才的。康熙時期,仍有兩稱并用,甚至同一奏折中,既稱奴才又稱臣的情況。雍正初,清廷試圖統一相關稱謂,《欽定八旗通志》卷首之九:雍正元年八月,清廷試圖統一相關稱謂:“凡奏章內稱臣、稱奴才,俱是臣下之詞,不宜兩樣書寫,嗣后著一概書寫臣字。特諭?!彪m然如此,我們看到,雍正時期的奏章中,仍然是兩稱并存,同為旗籍官員,既有稱臣的,也有稱奴才的。漢文文獻如此,滿文文獻也如此。雍正帝亦并未因其自稱“奴才”、“臣”而表示批評或斥責,而是照常批以“知道了”等語。直到乾隆前期,此種兩稱并存的情況仍然可以見到。

與雍正朝要求統一自稱為“臣”不同,乾隆帝要求滿族大臣公事與私事分稱臣、奴才

然而,此時旗員稱呼問題也已經開始出現變化。一個典型事例是,乾隆六年,貴州官員張廣泗上奏請求將長子留在自己身邊,奏折中,自稱為臣,而將兒子稱為奴才,乾隆帝為此專門下旨,對張進行訓斥。這表明,雖然旗籍官員奏章中仍然兩稱并存,但這一現象已經引起清政府的注意,對于旗下官員私事折,已經開始要求稱“奴才”,以維護滿洲舊俗。

至乾隆二十三年,乾隆帝正式下令對官員自稱進行規(guī)范。不過,這一次與雍正朝的要求統一自稱為“臣”不同,乾隆帝要求公事與私事分開辦理:“滿洲大臣奏事,稱臣、稱奴才,字樣不一。著傳諭:嗣后頒行公事折奏稱臣;請安、謝恩、尋常折奏,仍稱奴才,以存滿洲舊體?!?/p>

至此,清代官場稱謂中,奴才與臣的稱呼規(guī)矩基本確定?!肚灏揞愨n·稱謂類》記載了奴才稱呼運用的基本情況:“不獨滿洲也,蒙古、漢軍亦同此稱,惟與漢人會銜之章奏,則一律稱臣。”同時,“漢人之為提督總兵者,稱奴才,雖與督撫會銜,而稱奴才如故,不能與督撫一律稱臣也。王公府邸之屬員奴仆,對于其主,亦自稱奴才。”

大體上說,官方文件及正式場合稱奴才的,有兩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滿洲等旗下官員,覲見皇帝、皇后時,自稱奴才。在奏折中也使用奴才這一自稱,無論官職尊卑,甚至官居大學士、尚書之職,仍然自稱為奴才。而漢族官員無論在覲見還是奏章中,都自稱為臣。這時稱奴才,顯示出清自乾隆以后,對滿洲舊俗的極力維護。

第二種情形:清制中,武職官員對皇帝,也自稱為奴才,雖然與督撫大員會銜上奏,都自稱為奴才。究其初制,或有深意,但行之既久,則視為習慣。至咸豐二年,將武職稱奴才之規(guī)矩推廣至武科舉人,令“嗣后中式武舉引見。俱一律奏稱奴才。如再有錯誤。即將該提調等奏參?!?/p>

清末,反滿浪潮迭起,人們對旗員與漢官的不同稱謂多有議論, 1907年,兩江總督端方等聯名上“滿漢平議”折,提出“奏折中無論滿漢一律自稱曰臣,不得再用奴才字樣”。至宣統二年(1910),清廷宣布:“我朝滿漢文武諸臣,有稱臣、稱奴才之分。因系舊習相沿,以致名稱各異?!敶嗽淞棔r代,尤宜化除成見,悉泯異同。嗣后內外滿漢文武諸臣陳奏事件,著一律稱臣,以昭畫一而示大同,將此通諭知之?!蓖菩胁痪?,清王朝即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土崩瓦解了。

清自乾隆時確定此制,并與整個清王朝相始終。其初制,本意在維護旗下舊俗,提示旗籍與武職人員時刻記住自己的身份,保持所謂“國語騎射”,隨時準備效忠于王朝統治,這也推動了這一稱呼在社會上的廣泛使用。客觀上,這一稱謂也區(qū)別了旗人與漢臣的身份。

可嘆,一種激勵自我的稱呼,最終還是未能起到該有的警醒作用。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y|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久青草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1024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AV| 国产精品视频李雅|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精品多毛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d动漫精品专区久久| 日韩精品成人无码专区免费|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观看拍拍| 国内精品videofree720|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高清|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播放器|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专区| 久久露脸国产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直播|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va在线| 精品97国产免费人成视频| 国产在线91区精品| 99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91亚洲精品视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1尤物|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 正在播放酒店精品少妇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