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大規模太平天國運動結束是天京的陷落?
2017-04-28 17:18:45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農民起義創建的農民政權,也是清朝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戰爭。
自從湘軍攻破天京城的那一刻起,太平天國就
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農民起義創建的農民政權,也是清朝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戰爭。
自從湘軍攻破天京城的那一刻起,太平天國就結束了。即從1851年——1864年。
其實,天京陷落后,長江南北,依然有數十萬太平軍在浴血奮戰。
長江以南的太平軍余部,以侍王李世賢,康王汪海洋部隊為主,自廣東入福建,在漳州一帶堅持斗爭。但好景不長,1865年漳州陷落。余部譚體元部向廣東方向突圍,在1866年初于廣東梅州被肅清。它的失敗,標志著太平天國力量在長江以南的喪失殆盡。
長江以北的太平軍余部,扶王陳得才自西北回救天京的夢想落空,在安徽霍山兵敗。當時。陳得才部隊中,遵王賴文光部仍大致完整,賴文光與捻軍合作,將余部太平軍和捻軍合并為新太平軍。賴文光被推為首領。采用易步為騎,靈活機動的戰術,將新太平軍改變為一支兇悍的騎兵部隊。該部隊于1865年殺清軍名將僧格林沁。后來,東捻軍于1868年1月5日在揚州東北瓦窯鋪覆滅,賴文光英勇就義。西捻軍于1868年8月16日在山東徒駭河被李鴻章淮軍消滅,梁王張宗禹渡徒駭河不知所終。它的失敗,標志著太平天國力量在長江以北的消失殆盡。
史料記載,最后一只太平軍是1872年4月,石達開余部李文彩部在貴州大塘覆滅。此部的覆滅應作為太平天國運動結束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