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服飾之 清代領衣
2016-12-26 16:48:33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袍褂是清代最主要的禮服。清代禮服一般無領,穿時需在袍服上另加一硬領。春秋季節,用淺湖色緞,冬季用絨或皮,這種領子,又稱“領衣”,又
袍褂是清代最主要的禮服。清代禮服一般無領,穿時需在袍服上另加一硬領。春秋季節,用淺湖色緞,冬季用絨或皮,這種領子,又稱“領衣”,又因形似牛舌,故俗稱“牛舌頭”。質料用布或綢緞,前為對襟,用鈕扣系之,束在腰間。
披領:加于頸項而披之于肩背,形似菱角。上面多繡以紋彩,用于官員朝服,冬天用紫貂或石青色面料,邊緣鑲海龍繡飾。夏天用石青色面料,加片金緣邊。
硬領:清代禮服例無領,另于袍上加以硬領,其料春秋兩季用湖色的緞,夏天用紗,冬季用皮毛或絨。有喪者用黑布。
領約:領約是清朝婦女穿朝服時佩戴于項間壓于朝珠和披領之上的飾物,以所嵌珠寶的質料和數目,及垂于背后的絳色區分品秩,其形狀等于圓形項圈。用金累絲作托,上面分段嵌珊瑚,間以點翠金片,每片上嵌東珠1粒,兩端飾金瓜形,末二段有金軸于懸戴時可向外打開。每端垂絲絳2,中間有珊瑚結將二絳相聯為一,末飾墜角。